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沙颍文艺

周家口的澡堂子戏园子(下)

2016-09-20 10:41:13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856

□王爱民

  周家口的戏园子有多少年的历史?《河南戏曲知识》中记载:“我省戏剧演出场所的发轫,起于宋代的开封和洛阳,宋代始有勾栏瓦肆,清代始有戏楼。戏楼又称舞楼、乐楼。戏台又名万年台。清光绪、宣统年间,始有戏院、戏园子之说。庙会演出临时搭建的布棚称戏棚。”

  戏楼、戏园子、戏院、戏台、剧院,虽都是戏剧演出场所,但细分起来有很大不同,其中戏楼也称舞楼,一般为砖木结构,建筑精细。清代戏楼有三大特点:一是空间处理上具有空灵通透的特点,广场、厅堂、回廊等都可以融入观演空间,有的是四角立柱,观众可以四面看戏。二是戏楼方位和朝向大多坐南朝北,一般不面西。三是舞台正中布置简单,但在屋脊、壁柱、梁枋、门窗、屏风等细小构件上,多采用繁缛的雕刻和彩绘,装饰得丰富多彩,看上去非常华丽。如周口关帝庙花戏楼,飞檐翘角,雕梁画栋,上面还挂有“声震云霄”的匾额。戏楼虽精美,但观众看戏是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若是下了雨,得淋着雨看戏。

  戏院就不同了,戏院都有围墙,舞台上面设顶,演员和观众都不受风雨之扰,类似后来的剧院。戏园子相对于戏院,稍稍简陋一点,但周围有围挡或遮蔽物,为的是收门票,内有一排排的座椅,让观众有位置可坐。在广大农村,一般是临时搭建戏棚,单独矗立,不围墙垣,观众露天观看。哪个村庄有集会了,或是到了庙会之日,邀请剧团来唱戏,村里就临时搭建一个戏棚,演出后拆掉。

  周家口戏园子可能是到清代末期才日渐多了起来,出现的时间应该比周家口各大寺庙中的花戏楼要晚不少。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后,沙颍河南岸油坊街、丁字街、新渡口、弦坊街、小南街、牲口市,沙颍河北岸油坊街、三圣街等处有近十个戏园子,周家口的红星剧团、花光剧团,商水的大众剧团,上蔡王桂英的“小窝班”,西华的桑振君,项城的大梅、二梅,漯河的大油梆、二油梆,扶沟的老四街等戏曲班社、名角经常在这一带流动演出。周家口的戏园子基本上属于半砖木结构的简易建筑,只要上能遮风避雨,周有围墙圈隔,座有板凳木栏,再有个台口两丈四尺以上的高台,就可以开园子唱戏了。早年戏台初建时,台底都排有十几口大号瓦缸,台子砌成后上面铺以厚木板,人在上面唱戏,可以起到回声共鸣的作用,想来亦不无道理。据说一个新台落成,开台时要杀一只白公鸡祭台,并免费公演一场开台戏。那祭台的公鸡头,还要剁下来再垫上一个破底的饭碗,用大钉钉在台后的木梁正中,以此避邪镇物。

  新中国成立前周家口无电,戏园子唱戏起初用俗称“鳖灯”的油灯照明。所谓“鳖灯”,是一种油壶,灯体是一个略呈长圆形的粗陶制品,与一般油灯不同的是它带有几个岔管,状如老鳖,故名“鳖灯”。由于每个岔管内都可以插上芯子,一灯多芯点起来自然要更亮一些。舞台前口上方,多吊上几盏“鳖灯”,就可以照明演戏了。有这么一个笑话,说是某戏班演出《反西唐樊梨花刀劈杨藩》,那演樊梨花的旦角一刀将杨藩劈翻在地,同时也失手将吊在台口的一挂“鳖灯”砍落地上,情急之下,为免尴尬,其现编了两句唱词救场:“樊梨花今日杀情浓,俺斩罢了杨藩又劈‘鳖灯’啊……”引得观众一阵哄堂大笑。上世纪40年代,燃汽油的“汽灯”出现,“鳖灯”渐渐失宠。1952年后,周口开始发电,戏园子渐渐用上了电灯,但照明效果不太稳定,往往还要由“汽灯”加以辅助。

  刚开始并非买“票”进戏园子看戏,最早是用铜钱,周家口人惯称为“铜锞子”。园子内“开台锣鼓”一响,门口当街两大簸箩一撂,观众把铜钱向内一投,即可入场看戏。也有的是用铜钱换一支竹签,凭以入场。出现戏票是上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直到上世纪50年代,用的仍然是一种手写体石印小票,进场后并不对号,而是自由就座,来得早的坐在前面。

  在周家口老戏园子,观众坐的都是长条木凳,每凳可坐6个人,一般一横排可放7条木凳,留有两行走道。这种长条木凳虽十分简陋,但凳后靠背都带有托案,可以放茶壶。场内最前面,有时加摆方桌或条案,供达官贵客放茶具、果碟、瓜子盘,以便“摆谱”显示身份与阔气。不过即使是一般座位,一旦有客就座,也自有茶房伙计马上把粗瓷茶壶送到案前,随时供应热茶。到后半场茶房来收小费时,客人付上5分零钱就可以了。如果有客人想擦汗净手,打一声招呼,茶房还可以用十分洒脱的姿式,把一条热毛巾飞旋着甩到客人的手中,那功夫很像东北二人转表演的旋方巾。此外,戏园子里还有流动小贩卖洋烟卷、青果糖、山里红、红瓤萝卜、花生仁、咸瓜子等。小贩也叫卖,但绝不大声,即便是5分钱的葵瓜子,也用纸包好,递到客人手中。不妨算一笔开销账:门票1角、茶水5分、咸瓜子5分,客人花两角钱,不但可以坐下看戏,而且随时有人添水沏茶,一面听“包文正打坐在开封府……”一面嗑着瓜子儿逍遥自在,敢说这不是一种享受?

  过去,戏园子里没有吊扇、空调,即使是三伏天,也是人挨人坐着,观众充其量只能手摇芭蕉扇。人们也交谈闲聊,但绝不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小贩也穿梭叫卖,但绝不高声乱喊。几百人的娱乐场,能如此井然有序,反映的是一种自尊与尊重别人。特别是四周的木栏栅外,有大量“站票”看客,他们花5分钱入场站着看戏,很少有人死皮赖脸硬钻进木棚内挤人座位。周家口人还有所谓“看解放戏”的习惯,那是指戏园子门口不再验票,人们可以免费自由入场白看“戏尾巴”。从这些旧规矩中,可以看出人们相互间的一种宽容、大度!

  戏园子唱戏没有麦克风、扩音器,但演员却能把每一句台词、每一段唱腔字正腔圆地送到观众耳中,就连最后排的观众也能听得清清楚楚。老周口人记得,每到夏天人们惯好露天睡觉纳凉,一到夜深人静,竟不止一次遥听到“瞎红脸”那沙沙的铜锣嗓音,从隔河的油坊街孔家戏园传出,一直过河送入赤背躺在床席上纳凉人的耳中。那时的戏班子讲究的是信誉,看戏的人不论多少,都要尽心竭力,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都要规矩,都要到位,不准偷懒,不然,砸了牌子,就是砸了饭碗。世事沧桑,人间多变,往事皆去矣,而那些逝去的生活记忆,至今仍令人向往。(转载自周口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