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沙颍文艺

沙河的故事

2016-09-29 09:35:27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219

                               王羡荣

  沙河是颍河的主要支流,以河床遍积泥沙而得名。它发源于平顶山市鲁山县西部木札岭尧山(石人山)下,流经平顶山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许昌市襄城县,在漯河市郾城区与发源于南阳市方城县四里店乡虎山沟的澧河相汇后,经西华县、商水县,于川汇区西部孙嘴桥南入颍河。沙河全长317公里,流域面积25800平方公里,河口宽250米,河底宽180米,水势四季悬殊,夏秋季雨多水大,冬春季流量仅几十或几立方米每秒。沙河在春秋时期被称作水,在汉代被称川、水,至明代嘉靖年间(1522年~1567年)《鲁山县志》始写作沙河,流经漯河市郾城区段古曾称大(殷)水。

  明清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沙河航运十分兴旺,为豫西、豫东水上交通纽带,数十吨重的木船从漯河经川汇区入颍河,可直通淮海。清康、嘉(1662年~1821年)鼎盛时期,周家口万商云集,上下货船转运频繁,其中来往沙河船只居多。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加之沙河多处建闸,使沙河航运断隔,只有部分河段通航。上世纪60年代后,多数船民弃船改业。

  沙河自古水质优良,长期为沿岸人民饮用。明、清时期,周家口许多茶馆悬挂“真正河水茶”的招牌,以招揽顾客。

  关于沙河名称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如上所述,河床遍积泥沙,故得此名。另一种说法是沙河又称“杀河”。为啥叫“杀河”呢?相传还有一个神话故事呢!

  很久以前,豫西山区每逢夏秋大雨季节,山洪暴发,向东奔流,冲击下来逐渐形成一条大河。这条河年年秋季发大水,淹毁两岸良田。有一天,狂风大作,河水翻滚,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风停浪静之后,河里出现一个似龙非龙、似蟒非蟒的怪物,人们根据形状称它为妖龙。妖龙性情凶暴,神通广大,它一翻身就能掀起滔天巨浪,一摆尾就可使河水横溢,经常淹得两岸房倒屋塌,庄稼绝收,黎民百姓深受其害。

  一天夜里,妖龙给州官托了一个梦,让两岸百姓农历每月初一、十五给它烧香上供,往河里投整猪整羊,每年农历七月初八还要给它送一双童男童女。不然,它就把河两岸变成汪洋大海。州官把妖龙托梦一事给老百姓一说,大家为了活命只好照办。于是人们便给妖龙上供、送童男童女。上供祭祀妖龙的地方叫“祭八滩”。  

  有一年,从山东枣林移来几户人家,其中有一户姓华的人家,以捕鱼为生。这家人的儿子华武精通水性,武艺高强。他看到妖龙作恶,几次想下河和妖龙拼杀,但都被父亲华老汉拦住了。华老汉说:“妖龙神通广大,又在水里,你身为凡人,哪能斗得过它,身亡事小,万一惹恼了妖龙,两岸的百姓要遭大祸的!”华武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一直没敢冒然行动,但他并没有灰心。他买了一把青锋宝剑,天天加紧练武,单等功夫练就,便下河斩妖除害。

  有一天,华武正在院子里练武,突然走进来一位白胡子老头,只见他鹤发童颜,面目和善,手里托着一个和西瓜一样大小、雪白发亮的圆蛋。老头走到华武跟前说:“小伙子,你是不是真心想下河除妖龙呀?”华武说:“我不除妖龙,死不瞑目。”老头指着手里的东西说:“这是龙蛋,吃了它就可以变成一条青龙,能杀死那个妖怪。不过这一变,你就别想还原成人了,你后悔不后悔?”华武手拍胸脯说:“只要能为民除害,我死而无怨!”老头说了声“好!”便把龙蛋交给华武,转眼就不见了。

  乡亲们听说华武准备吃龙蛋、杀妖龙一事,纷纷拿着礼物去看他。华武说:“明天,我就要变成龙去杀妖龙了,到时你们要配合一下,见河里翻白浪,就往河里投点儿吃的,如果河里翻黄浪,就往河里投石灰。啥时候见我伸出前爪来,就把这把宝剑撂给我。你们可要记住,一定准备好!”说罢,华武手抱龙蛋给华老汉磕了3个头,说:“爹,恕儿不能孝敬您老人家了。您要多多保重!”乡亲们都说:“华武,你放心吧!我们会照顾你爹的。”华武又给乡亲们磕了3个头,说:“我爹就拜托大家了。”说完,华武便把龙蛋吃了,接着跳进了河里。

  华武在河里很快就变成一条青龙,四肢成了4个利爪。他在河里找到妖龙打了起来,直杀得河水翻滚,狂浪滔天。乡亲们站在岸上不敢离开,看见河里翻白浪,赶紧投吃的,看见河里翻黄浪,急忙投石灰。青龙和妖龙整整大战一天一夜,岸上的乡亲们都没有回家,挑着灯笼为青龙助威。  

  第二天早上,河里白浪一翻,水面上伸出一只龙爪,华老汉使劲儿将宝剑投了过去。青龙抓住宝剑,身子一拧向妖龙刺去,水面顿时一片污血。妖龙的尸体漂了上来,变成了一个沙丘,就是现在沈丘县槐店镇沙河中间的那个大沙丘。

  青龙望着岸上的人,眼里流下泪水,泪水变成了卵石。青龙浮上水面,向华老汉点了3个头,又向众人点了3个头,然后顺河下了东海。

  华武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收拾他使用过的东西,给他修了一个大墓,就是现在沈丘县槐店镇的“华武冢”。后来,人们年年烧香,节节上供,并把这条河叫作“杀妖河”。再后来,因为念着不顺嘴,“杀妖河”简化为“杀河”,又因为“杀”和“沙”同音,“杀河”慢慢变成了“沙河”。

  这一神话传说,固然不可相信,但它反映了劳动人民治理河道的决心和愿望。如今,周口中心城区的沙颍河进行了综合治理,修了过船闸,疏浚了河道,恢复了漕运,可以通江达海,已成为河南的主要航运通道之一。

                                                        编辑:崔海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