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川汇新闻 >> 外媒看川汇

法制网----川汇区把精准扶贫落实到农户的心坎里

2016-12-07 08:03:46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24860
    法制网河南 2016-12-06 17:12
    法制网郑州12月6日电(牛艳军 姚班廷)今年以来,川汇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重要思想,深入落实省、市脱贫攻坚会议精神,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重点,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确保年内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面脱贫。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区委、区政府对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区委书记郭志刚为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实行区委书记、区长、副书记每人分包一个贫困村,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专职常委及办事处和村具体负责,达到全覆盖无空白,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选调了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后备干部到村任第一书记,组织62个扶贫工作队共549人,实行一户一干部,做到层层任务分解,层层抓落实的扶贫责任机制,区脱贫攻坚指挥中心、两办督查室负责跟踪问效。
    大力支持,培育龙头。树立“主要产业扶贫,必须先培育产业”的理念,对辖区内的产业扶贫进行大力支持,提高脱贫带富的能力。结合川汇实际,出台优惠政策,明确把都市生态农业、加工业、养殖种植业等产业给予资金扶持,稳步推进产业扶贫。
    积极引导,发挥作用。发挥“一校、两园、三区、四产业”平台作用。“一校”即: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两园”即:都市生态园、党庄扶贫产业园,“三区”即:高新园区、汽贸园区、扶贫园区,“四产业”即:种植业、养殖业、建筑业、服务产业。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依托、项目为载体”的校地合作的“川汇模式”,引发出良好的“智联”效应,结合区域实际,制订校地合作优惠政策,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原则,广泛与高校攀亲结缘,建立多角度、多领域、全方位校地合作关系,成立科研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实现“校地联姻”、“校企联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科研技术服务,有力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发挥都市生态园在带贫脱贫中的作用。依托兴家苗圃、春生园林、周口梅园等10多个生态园,增加贫困户的土地流转收入和务工收入,每亩土地流转收入每年1500元,月务工收入达2000元左右。在土地流转和用工方面,做到两个“优先”:贫困户的土地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劳力优先使用,达到了区委提出的“农民转变为工人、分散转变为集中、低效转变为高效、农户转变为农场”的四个转变目标。如周口兴家苗圃花卉中心,作为产业扶贫基地,投入财政专项资金115.5万元,带动231户贫困户,实行到户征收,兴家苗圃花卉中心每年把1300元的本金及分红打给贫困户,真正实现了“一个生态园脱贫一个村”。发挥党庄产业园在带贫脱贫中的作用。经过政府引导政策支持、资金扶持,政府拿出30万扶持资金,在党庄建成服饰、艾香、佛珠代加工点,使村民每天都能得可观的收入,贫困户不出门就能实现零成本创收,100多贫困户增加了经济收入,达到了“一个巧媳妇脱贫一个家”;依托春茂蔬菜种植合作社、华庚良种种植合作社、艺苑苗圃种植合作社、邵寨生猪养殖合作社、国胜吉祥专业养殖合作社等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生产,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如春茂蔬菜种植合作社,在城北办事处朱楼行政村通过流转土地,带动3 2户贫困户,发展蔬菜大棚6 0多个,每个大棚年收入2万多元。依托中心城区周边的专业市场、农贸市场,提供各种信息,帮助农民在市场经商,同时鼓励农民在附近超市、宾馆、物流等从事三产服务业。截止2016年底仅华耀城就为300多名贫困群众解决了就业难题。
    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环境。在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三个贫困村投入180万元财政资金,专门用于贫困村产业的发展,积极整合财政资金400余万元,加强贫困村、都市生态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加大产业扶贫的同时,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医疗卫生脱贫、社保政策脱贫,对一些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众,实行政府救助兜底脱贫。
    川汇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刘体峰深有感触的说:“通过产业扶贫的实施,使川汇区80%家庭实现了脱贫,加快了全区脱贫致富的步伐,实现了致富理念由等、靠、要到勤劳致富的转变,致富路子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致富效果由短期到长期的转变,致富层次由低层次到中高层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