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川汇新闻 >> 川汇政务

38家企业入驻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 电商扶贫:指尖逐梦 共赢未来

2016-12-07 09:41:44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480


刘秋霞在村委会二楼的制衣厂工作

  唐先生家的光伏发电设备

   今年6月份,位于大庆路与神农路交叉口的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竣工,经过5个多月的运行,目前已有38家企业入驻该园,其中,总部经济企业9家,电子商务企业19家,创业创新企业10家。
  在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下,这些企业不但在各自领域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其中多家企业还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正在有声有色地开展不同形式的扶贫项目。

  村里办起制衣厂
  最近几年,由于公公、婆婆患病需要有人照料,家住川汇区金海办事处党庄村的刘秋霞没有外出务工,加上为老人治病所需花费不菲,刘秋霞一家成为村里因病致贫的典型。
  最近3个月,刘秋霞的手头宽裕了一些。这是因为党庄村办了一家小型制衣厂,刘秋霞每天做完家务就到厂里打工,照顾家庭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份收入。
  刘秋霞今年50多岁,4年前,她和丈夫在外开餐馆,生活虽不富裕,但算得上小康。后来,刘秋霞的婆婆患了偏瘫,公公因脑萎缩逐渐失去自理能力,夫妻俩商量后,决定转让餐馆,刘秋霞留在家中陪老人治病,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丈夫和儿子儿媳则外出打零工赚钱。因此,刘秋霞一家的家庭收入急剧下降。
  今年8月份,有村干部找到刘秋霞,告诉她村里开了一家制衣厂,请她去厂里打工。制衣厂办在党庄村村委会二楼,离刘秋霞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旁边就是村小学,在这里上班既方便回家照顾老人,又能够顺便接送孙子上下学,对刘秋霞来说,是个理想的工作。
  刘秋霞每天的工作是坐在缝纫机前,将上游厂家发来的半成品服装加工成成衣。“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个月大概能挣一千四五百块钱。”刘秋霞说。她告诉周口晚报记者,虽然不如城里的工资高,但是鉴于她目前的处境,村里能提供这样一份工作,她对此已经比较满意了。刘秋霞说:“我丈夫和儿子儿媳都在外面打零工,每个月收入不高,最近几年家里花钱比较紧张,现在我也有了一份收入,平时手头就能宽裕一些。”  

    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
  在党庄村村委会二楼,周口晚报记者见到了刘秋霞打工的制衣厂。这是两间分别摆放有7台缝纫机的简易彩钢房,14台缝纫机前分别坐着一名女工,她们大多与刘秋霞年龄相仿。周口晚报记者通过党庄村妇联主任康女士得知,这些女工多是村里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出远门务工、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拮据的留守妇女。
  彩钢房内堆放了大量童装、睡衣、防寒服的半成品,这些女工的工作是分工将其制成成衣。康女士指着一件童装说:“像这种工序简单的童装,每加工一件,工人可以拿到两块钱的加工费,工序比较复杂的防寒服,每件的报酬是3块钱。”康女士告诉周口晚报记者,这家制衣厂是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党庄村所在的金海办事处引进的,河南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代民购制衣加工厂在村里投放的扶贫项目。
  “这家制衣厂为我们村提供了30个就业岗位,平时每个班14个人,工作实行两班倒,另外有两人备班。工人每人每月少则一千四五,多了能拿一千七八百块钱。”康女士说,目前,政府投资在村委会旁新建了一处厂房,届时能为村里更多的贫困户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
  

    电商平台助力农户增收致富
  在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周口晚报记者见到了河南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法人张建宏。
  张建宏告诉周口晚报记者,他经营的是一家电子商务企业,代民购制衣加工厂是河南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扶贫项目,目前已经在商水县张庄乡、谭庄镇设立了多个类似的制衣加工厂。今年8月份,河南建宏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入驻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后,开展了针对金海办事处党庄村的代民购制衣加工厂扶贫项目。
  “现在党庄村的代民购制衣加工厂每天大概能生产300件成衣,这些成衣我们会通过电子商务和物流,将其运到周口华耀城和杭州的一些服装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张建宏告诉周口晚报记者,随着工人的制衣技术逐渐熟练,今后他们每个月的收入会有望超过两千元钱。
  张建宏表示,入驻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后,他们积极搭建电子商务平台,下一步会为更多的农村创业人员提供帮扶,助他们摆脱贫困,凭借勤劳增收致富。
  

    光伏扶贫打造“生态致富”
  作为一项集清洁、安全、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能源项目,近年来光伏发电项目逐渐走入人们视线。今年8月份,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也迎来一家名为河南火蓝能源有限公司的光伏发电企业,该企业提出了光伏扶贫的“生态致富”愿景。
  光伏发电虽然人们听起来并不算陌生,但由于该项目尚未在我市广泛应用,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它还披着一层神秘面纱。
  为了进一步了解光伏发电项目,周口晚报记者根据河南火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祥瑞提供的地址,来到正在使用光伏发电的市民唐先生家中一探究竟。
  作为周口市区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唐先生一年前就安装使用了光伏发电设施。唐先生的家位于黄河路与汉阳路交叉口的一处小区,去年年底,取得邻居的签字同意后,唐先生在自家楼顶安装了一套光伏发电设施。
  在唐先生家楼顶,周口晚报记者看到,在一片大约80平方米的空地上,20块光伏发电板正呈45度角沐浴着阳光照射。“光伏发电不仅能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工作,即使没有太阳,只要有光,它就可以发电,光线越强,发电量越高。”唐先生说。
  在唐先生家的楼道前,周口晚报记者看到了光伏发电专用电表。唐先生介绍,他在安装光伏发电设备前,专门前往我市电力部门办理了相关手续,目前他家的电表已经接入国家电网。“就是说,我家楼顶的光伏发电设备发出的电正源源不断地卖给国家电网。”
  根据唐先生家中的电表数据显示,在过去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唐先生家的这套5千瓦光伏发电设备产生的全额电量为5800度。“根据目前的上网电价,加上国家对光伏发电的补贴,这套5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今年能为我带来大概6000多块钱的经济收益。”唐先生说。
  唐先生说:“光伏发电在我市仍属于新鲜事物,发出的电卖给国家电网后,由于在结算方式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我目前还没有拿到这些钱。不过我相信这个问题很快就能解决。”

  探索实施光伏扶贫
  河南火蓝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孔祥瑞告诉周口晚报记者,目前适合家用的光伏发电设备主要有3千瓦和5千瓦两个规格,适用于采光条件较好的自建房居民。“比如农村家庭的楼顶上,安装一套5千瓦的光伏发电设备,安装成本大约4万块钱,使用期限20年以上,每年大约能为这个家庭增加六七千块钱的收入。”孔祥瑞说,光伏发电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是这项新能源项目的一大突出优点。
  孔祥瑞介绍,目前,河南周边省份在光伏发电扶贫项目中,采用农户贷款或由政府、企业投资,免费为农户安装光伏发电设备,以5千瓦设备为例,每年为农户分红3000元的方式,达到为贫困家庭增加收入的目的。入驻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后,河南火蓝能源有限公司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告诉周口晚报记者,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便利服务的同时,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为了吸引更多电商企业入驻,出台了在一定年限内,免租金、免水电费等优厚政策。对于有助于企业发展、带动扶贫的项目,周口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将给予大力支持。
  “比如近期入驻园区的河南卖货郎供应链发展有限公司,入园后向管委会提出在川汇区铺设50家线下社区电商网店的方案,该方案目前已得到批复。预计,随着方案的落实,‘卖货郎’将会为我市农村、城市贫困家庭提供大量的家庭创业平台和就业岗位,带动更多人脱贫致富。”周口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晚报记者 宋风 文/图)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