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沙颍文艺

幸福家庭筑路人

2017-02-01 09:19:01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817

      记周口市川汇区城南办事处西李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计生协会会长赵花
    她用全部的智慧帮助留守妇女建设新生活、点燃她们对生活的新希望;她用全部的心血关爱留守儿童成长、让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沐浴着爱的阳光;她用全部的情感关心留守老人的冷暖,让老人们“空巢”不“空心”;她以满腔的热忱,坚强的毅力在农村这片热土上耕耘着。在忘我奉献的日日夜夜中,她把对自己小家庭深深的内疚埋藏在心底,用自己柔弱的身躯筑出了全村300多个家庭的幸福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身边最美的乡村计生干部……她就是周口市川汇区城南办事处西李庄村计生协会会长赵花。
    “责任对我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和担当,是我必须坚持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它会伴随着我生命的始终。”责任不仅是她的一种品德,更是她敢于披荆斩棘,勇于直面困难,无怨无悔做好工作的一种原动力。
    众所周知,计划生育是天下第一难事。她刚接手时,西李庄村计划生育工作是城南办事处的黄牌村,工作停滞不前,尤其是一些村民受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躲着生,偷着生,令前几任专干都焦头烂额。1992年上任伊始,她就面临着诸多困难。“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事业是需要人干出来的!她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西李庄村的计划生育工作干好。她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怕受气、受辱、受威胁,不怕走破脚皮,磨破嘴皮,一次、二次、三次……几十次的风里来、雨里去,最终村民们被她这种执着的精神所感动,主动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当有人问起她:“这样做犯得着吗?”她笑了笑:“这是我的职责啊!”在她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彻底扭转西李庄村计划生育长期落后的局面,得到了区、办事处多方的肯定和表扬。
虽说村计生协会会长在有些人看来只不过是个芝麻点大的官,但一提到赵花,该村左邻右舍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里的一些纠纷往往是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不及时解决,会影响社会稳定。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身为计生协会会长,赵花经常奔波于这些“家务事”之中。一次,村里有对夫妻因两口子打架、婆媳争吵,闹着要离婚,妻子一气之下去了娘家。眼看一个好端端的家就要在吵闹中濒临破裂。为此,她不辞辛苦,一次又一次地找男女双方了解情况,多次奔波往返女方娘家婆家做思想工作,最终经十余天的努力,解开了这个家庭三方面的疙瘩。类似这样的纠纷,她每年都要处理好几起。然而,尽管是些“家务事”,调处起来也颇费周折,麻烦不少,其间的酸甜苦辣难以细数,甚至连累家人受了不少的窝囊气。对此,丈夫不支持,女儿难理解,公婆常抱怨。可她总是淡定地说:“费力不讨好的事总得有人去做,我是村计生协会会长,我不去做谁去做呢?这是我的职责!”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好务,是我此生最大的追求。能够实实在在为群众做些事情,让家庭得发展,让群众得实惠,是我人生最大的愿望。”她情融百姓,见真情,献丹心,在推进幸福家庭建设中彰显作为。
    西李庄村是豫东平原一个典型的农业村,村民世代以种庄稼维持生计。新的时期,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村里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日趋增多,村子里留守妇女问题也日益凸显。赵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通过一段时间的外出考察、思考,决定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搞养殖。但是,万事开头难。很多群众怕赔钱不敢投资,赵花就动员计生协会一班人带头建起了养鸡场,每户养殖3000只蛋鸡,并在原料采购、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实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年每家养殖户收益都在10万元以上,幸福写在了每个参与者的脸上。搞养殖能致富的讯息也很快成了村民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群众参与养殖的热情空前高涨,“众人划桨开大船”产业致富的格局正在形成。
    协会会员李桂娟,公爹重病多方医治无效死亡,婆婆长年偏瘫卧床不起,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一双儿女因家庭负担过重而濒临退学。赵花知悉情况后,就多次找到李桂娟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她搞蛋鸡养殖。赵花还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30000元钱拿出来给李桂娟做启动资金,并多方协调,帮助她从银行贷款50000元。从建厂房、进鸡苗到鸡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赵花都经常登门进行指导。望着满棚喜人的蛋鸡,数着卖鸡蛋挣来的票子,充满喜悦之情的李桂娟逢人便夸“都是赵花会长引导的好”。计生家庭李春红,在养殖过程中资金出现了困难。赵花听说后,就悄悄卖掉了自家存放了2年多的8000余斤小麦,筹集了10000元钱送到李春红手里,帮助她解决了燃眉之急。如今李春红家的养殖规模已经达到了10000只,成了远近闻名的“鸡王”。每每谈及创业时的经历,李春红的眼睛总会湿润。她说:“没有赵花会长的无私援助,就不会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
    计生协会会员张霞和丈夫王更生长年在郑州花卉市场打工,学会了一套精品花卉种植技术,想在家乡建一座精品花卉种植基地,但苦于资金不足和没有场地,赵花知道情况后,主动帮她担保协调贷款50万元,又多方做工作,协调20余户村民帮其流转土地50亩。从项目立项到选址建厂、品种布局、处理与周围群众纠纷,离不开赵花忙前忙后的身影,如今花卉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张霞夫妇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基地投入生产后常年雇佣10个计生困难户及留守妇女进场务工。
    “我是一位母亲,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的父母外出时放心、回家时宽心,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是我的心愿;我更是一名基层计生协会会长,让村子里的留守儿童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她用自己的心血付出,为留守儿童建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随着年轻父母外出务工的增多,留在村子里的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形成了学习上缺人辅导,生活上缺人照应,亲情上缺少温暖,心理上缺少帮助,道德上缺少教育,行为上缺少自控,安全上缺少保障等诸多问题。一些孩子自暴自弃,成了问题少年。这些情况赵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村子里建一所幼儿园,给他们一份力所能及的资助,用行动来守护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要让他们用阳光般灿烂的笑脸面对生活,面对学习,自强不息,快乐健康地成长”。说干就干。赵花找亲戚,求朋友,筹措资金30万元,在村委附近建成了一所400平米、可容纳全村及附近村200名孩子就读的留守儿童幼儿园。为了能使幼儿园早日投入使用,在建设幼儿园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赵花吃住在工地,同建筑工人一起活泥搬砖,拉土填坑。当崭新的校舍建成时,她却累得病倒了。很多村民被她的精神所感动,义务参加到幼儿园的建设中。有着丰富办学经验的村计生协会会员乔墨放弃在城里上班的机会,自愿来到幼儿园做教师,城南办事处的计生协志愿者也纷纷来到幼儿园,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看到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有了依靠,病床上的赵花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村子里的李真真是一名孤儿,随奶奶一起靠拾破烂为生,3岁的真真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龄了。赵花来到真真家,为她送上新衣服和书包、文具,还把真真免费接到了幼儿园学习。在赵花和幼儿园老师的爱心呵护下,真真的个子长高了,身体结实了,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还年年被幼儿园评为“红花幼儿”。看着真真快乐健康地成长,村民们都感慨地说:“是赵花会长给了留守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呀!”
    女儿说:“我妈妈的心里只有工作和村子里的留守家庭,我们家只是她歇脚的驿站。”她说:“既然大家推选我做村里的计生协会会长,我就应该为计生家庭的幸福和发展劳心、劳力,只要还能为广大群众做点事情,我无怨无悔。”
    2006年5月,为了搞好村里养殖户的技术培训,赵花一整天没有回家。12岁的小女儿放学回到家后得了急性肠胃炎,高烧近40度,由于家里没人进不了屋,就一个人躺在厨房里睡着了。晚上10点多,当赵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时,女儿已经烧的迷迷糊糊。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医生告诉她:“再晚来几个小时,孩子就没命了!”那一刻,她哭了。在她的心里,对自己的家庭有着深深的内疚。婆婆常年患病,公公偏瘫卧床不起,都是丈夫照顾;地里的农活,养殖场的打理,都是丈夫一个人在忙碌。每次提起家人赵花的眼睛都会充满泪珠,“我亏欠他们的太多了,我没有尽到一个妻子、母亲、儿媳的责任。”
乡亲们明白,其实她时时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今年70多岁的村民李书,因偏瘫行走不便,儿子媳妇外出务工,生活极其困难。赵花逢年过节都到他家送钱送物慰问,农忙时还组织会员帮助他夏收夏种。李书逢人就夸“赵花会长的心里装着全村老年人的冷暖。”
村里的百岁孤寡老人牛桂兰,两个女儿均已去世无人抚养,赵花便把她接到自己家中,十年如一日,端吃送喝、缝补浆洗,精心照料。老人逢人便夸:“赵花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呀。”
    赵花说:“廉洁自律是党和人民对党员干部最起码的要求,是党员干部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道德准则,时刻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即使邻里间的礼尚往来,要有来来往往的亲情,也要警钟长鸣。”
2013年腊月30晚,受多年照顾的村民李书,心里实在过意不去,到赵花家里,“过年了!给孩子们发了200元钱压岁钱”。第二天一早,赵花便带着几百钱的年货,到李书家去给老人拜年,又给了他们家孩子200元钱压岁钱。李书老人生气地说赵花,“你成年照顾我,过年给孩子压岁钱,你还还回来,这又不是给你送礼!”说着,就把钱要还给赵花,赵花说啥也不肯。
    受赵花帮助的张霞和王更生夫妇,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2015年夏天的一天晚上,张霞夫妇带了两件牛奶和5000元钱,到赵花家,去看望生病的赵花,赵花看到他们拿着钱来,生气地要把他们夫妇撵出门去,“东西可以留下,钱必须拿走,帮你夫妻,是我分内的事儿,也是我的职责,邻居爷们谁家没个坎儿,谁帮谁不是一样吗,还用送礼呀!”赵花硬把钱和这对夫妻送出门外。
    弹指一挥间,赵花已经在村计生岗位工作了二十三个年头。她把自己最美丽最珍贵的青春奉献给了西李庄村。如今,西李庄村已建成养鸡场25座,存栏蛋鸡15万余只;养猪场5座,存栏生猪500余头;投资1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3家,全村实现年增加经济收入400万元,人均年增收4000元。村民们婚育文明、生活健康、和睦守信,善于重教、勤劳致富、奉献社会,凝心聚力创建幸福家庭的氛围正在形成。感受着西李庄村的发展变化,赵花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她说:“能为计生家庭送去幸福就是她最大的幸福,能做一名幸福家庭的筑路人,再苦再累也心甜!”


                                                                   (周保堂)

                                                                            编辑:崔海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