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 川汇文化

“双王”铁货老店

2017-04-21 10:23:32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958

   

□王羡荣/文  刘传生/图

  周家口沙颍河南岸原来有条东西向的“丁字街”, 新中国成立前,这条长约百米、宽不到8米的小街两侧有数十家铁货铺,铲子、镰刀、斧头、抓钩、铁锹以及各种刀具摆得琳琅满目,其中最有名气的要数“双王”铁货老店了。

  手艺高超  子承父业 

  “双王”铁货老店的老板王惠卿,自小在父亲的精心教导下,学就一手生产铁货的好技艺,17岁便开始经营铺面。

  王惠卿做生意恪守信誉,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制造产品,即使买主多得排队,也决不粗制滥造,因此名声越传越远,生意越做越好。

  王惠卿制作的刀具好看、好磨、不卷刃、不打豁子,锋利无比,能吹毛离刃,远销新疆、内蒙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王惠卿还为一些机械厂配制特种刀具。原周口市药械厂的切片机、粉碎刀片和原周口皮毛厂剪地毯用的平剪刀,都是王惠卿亲手制作的。

  “双王”标志的来历

  “双王”铁货老店的产品都打有“双王”二字和一个“葫芦”标志,这是有来历的。

  一开始,王惠卿的爷爷制作的铁货以“王”字为标志。王惠卿的爷爷去世后,王惠卿的父亲兄弟3人分家,各自经营铁货店,如果使用同一标志,万一用户因质量问题而退货,3家难以辨认,经过商量,他们决定:老大家的产品以“王”字左边加一个点为标志,老三家的产品以“王”字右边加一个点为标志,王惠卿的父亲排行老二,产品则以两个“王”字为标志。到了王惠卿这一代,其又在产品上加了一个“葫芦”标志,“葫芦”中间还有“惠卿”二字。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王惠卿叔伯的手艺先后失传,只有王惠卿的父亲把祖业继承了下来。

  严把质量关   赢得好声誉

  王惠卿的父亲对待学徒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他们按照“七火铲子,八火镰”的操作规程制作产品,次品坚决回炉,决不降价出售,影响声誉。由于产品质量好,备受客户青睐,王惠卿的父亲养成了倔脾气,用户买他们家的货只许挑拣,不许褒贬。有一次,一个农民买镰刀时说了几句,他气呼呼地将镰刀往屋里一扔,坚决不卖了。

  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滔滔黄水淹没了豫、皖、苏3省44个县(市),大好平原成了黄泛区。黄水过后,农民积极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亟须犁,而周家口丁字街只有周连德一家生产这种农具,以致供不应求。王惠卿几次与父亲商量生产犁,均因怕生产不好而未得到同意。后来,王惠卿每天晚上去周连德家看其生产犁,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很快就学会了制作方法。王惠卿背着父亲偷偷制作了一个犁,当即有人要买,其父知道后坚决不让卖。王惠卿再三请求,并请来周连德检查确认合格后,其父才让买主将王惠卿制作的犁拿走。

  为了更好地发展,上世纪80年代,“双王”铁货老店增添了机器设备,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原来的狭小的铺面已不适应生产的需要,因此王惠卿的儿子王二保、王保安分别于1986年和1990年在如今的芙蓉路和中州大道建厂生产铁货。每年麦秋两季,他们生产的铲子、镰刀等农具供不应求。

  后来,为利于群众辨认,王二保将产品上葫芦标志里的“惠卿”二子字改为“二保”;王保安继承父业,产品仍使用原来的标志。

  积极纳税  无私奉献

  上世纪末,由于要参与许多社会活动,除进行技术指导外,王惠卿已不再参加生产。那时,他担任着原周口市工商联副主任、个体劳动者协会副主任、市政协委员等职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王惠卿乐于助人,努力完成国家交给他的税收任务,当时,他个人每年的纳税额都在6000元以上。如果有谁需要纳税,而资金一时周转不开,王惠卿就会先替他(她)将钱垫上。

  俗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停发展,新鲜事物的出现,势必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机械化程度迅猛发展,耕种、收割都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铲子、镰刀已很少有人购买,当然生产的也非常少了。如今,王惠卿的两个儿子已转向了其他铁货的生产。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