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 川汇文化

古老的杨脑集

2017-05-03 10:15:01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4932

□王羡荣

  杨脑是周口市川汇区原南郊乡的一个行政村,从五一南路向南行1.5公里即到。杨脑是附近有名的大村庄,也是方圆几十里最早兴起的集贸市场,比周家口最早的永宁集还早一二十年。相传,过去有一条河流从杨脑穿村而过,流向东南方向,为杨脑的工商业运输提供了方便。当时,因为水陆交通较为便利,周围百十里的农民都去杨脑赶集进行农副产品交易。

  周家口最早的集镇

  明清时期是杨脑集最为繁荣昌盛的时期,由于周家口的永宁集、子午集、胡家集、牲口市等集贸市场快速发展,更促进了杨脑集的突飞猛进。在杨脑这条南北长1.5公里的街道上,每天参加交易的人能达数百人,它也成为周家口贸易圈的南大门。

  当时,来周家口的许多外地客商习惯在杨脑落脚。商水、项城、沈丘、汝南、上蔡、光山、罗山等地的牲畜贩子到周家口赶集总会先在杨脑住上一宿,将牲畜喂饱,次日再到集市上出售。过去,周家口有一条河流,经过杨脑流向东南方向,使杨脑成了一块风水宝地,每天过往船舶百余艘,这更加促进了杨脑集的繁荣昌盛。

  当时,杨脑集上手工业作坊、营业铺面相当多,主要有绸缎店、粮坊、油坊、银匠炉、杂货铺、茶馆和饭铺等。为防止土匪入侵,杨脑集周围还建有土寨墙,南北有寨门,晚上按时落锁,有专人巡逻,看护寨门,确保村民与客商的安全。

  庙宇宏伟  热闹非凡

  过去,杨脑有4座气势宏伟、设计精巧的古建筑。一是迎水寺。其位于杨脑村南头河西,占地约10亩,坐南朝北。迎水寺前院有东西廊房各3间,东廊房是娃娃殿,供有大奶奶、二奶奶和三奶奶神像,西廊房供有观音菩萨,通过供有四大天王的过庭,进入大雄宝殿,殿中供有青狮、白象和一骑“朝天吼”神像。迎水寺西侧还有一个偏院,有住房、厨房各3间,由3位管事的僧人居住。可惜这座古建筑于1924年拆除,作为修建吴楼(今归商水县辖)寨墙之用。

  二是关帝庙。其位于迎水寺北侧,占地约6亩,有前后两节院,主殿供奉有关羽、周仓和关平塑像,是清末仁义会进行反清灭洋革命活动的旧址,民国初年此庙做学校之用。1939年春,中共地下党组织周口市委委员王文芳(杨脑人)、韩若雪、陈增祥等同志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在此建立了地下党支部,进行革命活动。此庙于1952年拆除。

  三是祖师庙。其位于杨脑村北头河西,占地约8亩,有前后两节院,后院主殿供奉有祖师爷和观音菩萨,东廊房是娃娃殿,西廊房供奉着火神爷神像。此庙于1915年拆除。

  四是马王庙。此庙占地6平方米,位于关帝庙西侧,庙中供奉着马王爷像。过去,老百姓对马王爷十分信赖,每逢大旱时,杨脑的村民就把马王爷像放在桌子上抬出来,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并向东南方向大喊三声求雨。有一年,豫东大地久旱不雨,禾苗枯萎,眼看又是一灾,附近村民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不出办法来。一天夜里,附近一个村庄的几位村民竟将杨脑马王庙的马王爷像偷走了,在自己庄上求雨。不久,豫东下了一场大雨,扭转了旱象。此事杨脑的村民并未计较,又重塑了一位马王爷像敬于庙中。

  过去,附近村庄的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常去杨脑的庙宇上香,这使杨脑集更加热闹,成为当时仅次于周家口的大集镇。

  发展迅速  收入增加

  由于距周口市区很近,新中国成立后,杨脑集停止了集市贸易活动。1950年,原周口市(现为川汇区)政府建设科科长邓塞林率领十多人进驻该村,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杨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杨脑2500多名村民奋发图强、开拓进取,根据市场需要,开办了装饰(石膏天花板)板厂、皮鞋厂、制革厂、砖瓦厂,农忙务农、农闲务工,收入逐步提高。

  要想富,先修路。1995年5月,由原周口市南郊乡政府组织,杨脑、许寨、艾营、康庄和冯庄5个行政村每人集资15元,共集资15万元,原南郊乡政府出资20万元,原周口市政府补助10万元,合计45万元,从五一南路往南修建了一条宽5米、长5公里的公路,为上述各行政村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方便。2000年,周口撤地设市,飞速发展,拉大了城市框架,增添了许多公路,原南环路(现为太清路)从杨脑村北侧经过,为杨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村民在公路南侧建了一排临街房,开办了车辆修理部、烟酒批发部、饭店和旅社等,大大增加了收入。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