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农村 >> 最美基层干部

大学生村官谷顺启十年坚守不言悔

2011-06-24 16:14:04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9144

 
 
   他脸膛黝黑,纯朴得像田野里的红高粱;憨厚直爽的笑容,沾满泥土的皮鞋,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农民。

  他乐于助人,好事实事做了“一箩筐”;闲来与乡亲们扎堆围坐唠几句家常,让人一听就知道他是个好人。

  他叫谷顺启,是川汇区李埠口乡的一位大学生“村官”。

  “看到群众谁家有困难,不去帮一把,我就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直到把钱从兜里掏出来递给他们,才心安理得地该干啥干啥。因此,我经常尽最大努力帮助有困难的人。”

  1996年,谷顺启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因没钱交上岗费,失去了一次就业机会。由于没有收入,他度过了一段十分艰难的日子。不过,艰难的日子也磨练了他坚毅的性格,坚毅的性格激励他开始艰苦创业。

  在那段日子里,谷顺启与爱人一起当过小贩、收过破烂。后来,他们又长途跋涉到新疆承包400亩土地种棉花。在历经坎坷、受尽艰难之后,谷顺启终于将自己的口袋充盈起来了。

  1998年3月,李埠口乡南徐行政村的群众看谷顺启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艰苦创业的劲头,就选他出任村主任。没多久,他又当选为该村的党支部书记。正是因为工作有魄力,他又先后到刘庄、郅楼等10多个行政村担任党支部书记。2008年,谷顺启通过公开考试成为大学生“村官”,现任李埠口乡郅楼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

  不管是担任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还是担任书记助理,谷顺启倾情于这里的一草一木,走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田间地头,他和乡亲们共同劳动;家庭户院,他与乡亲们促膝谈心,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刘庄行政村夏庄自然村有个叫苑秀英的老人,其两个儿子先后去世,撇下两个孙子全靠她一人照料,日子过得十分拮据。谷顺启到这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已经照顾苑家六七个年头了。他除了承担两个小孩上学的全部费用外,逢年过节还要到苑家嘘寒问暖,送去米、面、油。平时,只要有空,谷顺启就去看望、接济老人,没空去就托人看望。前天,记者随谷顺启来到苑家时,83岁的苑秀英眼含热泪,紧紧握住谷顺启的手激动地说:“谷书记又来看俺啦!”她对记者说:“看到谷书记,俺就有精神头儿。说心里话,谷书记要是不帮俺,俺连活着的心气儿也没有了!”老人告诉记者,她的两个孙子在谷顺启的帮助下,眼下正在上学。她教育孙子要好好读书,将来报答恩人。

  2001年6月,南徐村小学有6间教室成为危房。时任村主任的谷顺启心急火燎,一方面拿出自己6万元的积蓄,一方面劝说亲友捐款,终于凑够了8万元钱,为学校建起了6间宽敞明亮的教室。南徐村小学的师生为表示对谷顺启的感激之情,特意在教室的外墙上写下了“捐资助学、造福后代”8个大字。

 去年,国家投资重新为学校修建新教室。当拆除旧校舍时,全校师生一致央求建筑队将谷顺启等人投资建起的教室留一角“遗址”,存以纪念。校长告诉记者:“这8个字是刻在全校师生心中的丰碑,学校将永远保留。”

  了解谷顺启的人说,他总是把家里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办好事。他对爱人说:“咱家能挣10块钱,就留着6块顾家,拿出4块帮助有困难的人。”看他这股执拗劲儿,爱人和孩子也理解他、支持他。今年春节期间,他与爱人在周口黄淮大市场开了个肉食批发摊,一家人干了20多天挣了4万元。过了年,他就拿着这个钱为郅楼行政村安装了116盏路灯、帮助19个行政村的54户困难群众把受旱的小麦普浇一遍。

  一桩桩好事办下来,一笔笔资金支出去,为此,谷顺启每年都要花6万多元。对困难群众慷慨大方,对自己他却很“吝啬”,身上一件棉袄穿了3年,款式老旧;脚上一双皮鞋,一只鞋头已经磨破;一辆破摩托车骑了10多年,伴随他走遍乡村的角角落落。

  “群众有困难,送钱只能管一时管不了一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当村官不是做几件眼皮儿事来作秀,要扎下根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一定要有长远规划,从源头上彻底根治贫困‘病根’。”

  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谷顺启时常这样认为,帮助困难群众,送钱不如送技术。要想让他们走上富裕的路子,基层干部就要真正动脑子、费心思、想长远。为此,他在困难群众面前慷慨解囊的同时,也在时时谋划着帮助困难群众找到致富的门路。

  2009年春天,夏庄自然村的夏宝仁想致富,因为缺资金、缺技术而苦恼。谷顺启了解情况以后,就主动找他谈心,为他鼓劲,增强其信心。看他家养了一头母猪,谷顺启鼓励他发展养殖业。一说发展养殖业,夏宝仁一脸的愁容:“哪有钱呀,再说我也不懂养殖技术呀!”谷顺启说:“别愁,我帮你。”

  以后的几天里,谷顺启为夏宝仁担保到一家银行贷款5万元,并给夏宝仁送个“定心丸”:“贷款养猪,你赔了我替你还贷款。”然后又拿出1万元借给他。夏宝仁一扫愁容,一下子买了10头小猪,在村外办了个小型养殖场。谷顺启专门请了一名兽医,为夏保仁传授科学养殖技术。现在夏宝仁的养殖场已经存栏80多头生猪,夏宝仁也成了村里的“养猪状元”。每每看到养殖场里活泼乱跳的小猪,夏宝仁的脸上总是笑开了花。

  和夏宝仁一样,村民王爱荣想养牛缺资金。谷顺启不仅帮助她协调贷款3万元,还拿出自己积攒的1.6万元,为她解决了资金难题。她怎么也没想到,谷顺启帮助她发展养牛,短短两年,她不仅还了贷款,还有了一些积蓄。

  谷顺启常说:“乡亲们不富,就是我的无能。”去年10月,谷顺启在小杨楼行政村走访时,了解到群众想发展大棚蔬菜,却苦于没有技术。谷顺启出资租来公交车,让小杨楼行政村的40名群众去扶沟县汴岗乡学习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回来以后,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启动资金,谷顺启马上与乡里农村信用社协商,贷出一批小额资金。村里有24户群众立即行动,调地的调地、买棚的买棚,积极性很高。如今,小杨楼行政村成了乡里闻名的大棚蔬菜种植专业村。

  “要想富,先修路”。王保初楼村道路坑洼不平,遇到阴雨天气,道路泥泞不堪,村里农副产品运不出来。看到这种情况,谷顺启多次找有关部门申请资金,为该村争取了7万元修通了柏油路。谷顺启自掏腰包为前谷庄村修了530米的砖渣路,为郅楼行政村的三个自然村硬化了街道。

  由于长期在基层奔波,谷顺启虽然年仅40岁,黝黑沧桑的脸膛使他显得苍老了许多。不少群众感慨地说:“谷顺启跟我们一样,简直就是个农民。”乡亲们也乐于跟他掏心掏肺,不习惯喊他“谷书记”,“顺启”、“顺启”倒是喊得蛮热乎。

  “贫困大学生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读完学业。我们不能忍心看着他们辍学。帮助贫困大学生也是我积累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于国于人于己都有利。”

  在李埠口乡,谷顺启是出了名的好人、善人。这些年来,谷顺启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有23人,资助金额达5万多元。如今,这些大学生有的在读,有的走上了工作岗位,有的考上了研究生,有的还读了博士。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谷顺启。

  2001年,谷顺启担任南徐村党支部书记时,十分重视教育事业,把最好的房子建到学校,把最好的待遇让给教师。现在南徐村已有大学生24名,成了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去年9月,郅楼行政村的郅瑞瑞接到了河南医科大学寄来了录取通知书。一家人高兴之余,又为高额的学费苦苦发愁。谷顺启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为郅瑞瑞送去了2000元学费。郅瑞瑞上学走的时候,他又拿出1000元作为郅瑞瑞路费和买衣服用。郅瑞瑞一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

  2003年,谷中华考上了郑州大学。谷中华家贫,没有钱交学费。谷顺启当时正在筹备建一个塑料大棚,听说谷中华上学遇到困难,就和爱人商量把钱借给谷中华,以解燃眉之急。爱人也很通情达理,就支持丈夫做这个善事。夫妻二人一次借给谷中华1.6万元。后来他家建塑料大棚钱不够,又从银行贷了款。

  从此以后,每到春节,谷中华总要去谷顺启家里给他拜年。在村里按辈分谷顺启应该喊谷中华为叔叔,这让谷顺启很难为情。而谷中华却说:“您是我的恩人,我应该给您拜年。”

  2007年,谷中华大学毕业并参加了工作。从那年起,他开始陆陆续续还谷顺启的钱。2009年的农历腊月三十晚上,谷中华来到谷顺启家,带了一件酒、两条烟,把一个信封交给谷顺启。因为他还有5000元没还上。谷顺启用手掂了掂,感觉不对劲,打开一看,是2.1万元。谷中华说,当初借钱时他就暗自发誓,如果有钱了,一定加倍偿还。谷顺启急了:“你要是瞧得起我,就还我5000元,剩下的你拿走。”谷中华叹息着接过钱。那年春节,在谷顺启家里,就着外面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两人喝了一晚上的酒。

  谈起这些,谷顺启有着少有的激动。他说:“我资助的这些大学生都很懂事。每年春节,他们都给我发来温馨的祝福。看到他们一个个得到成长、进步,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说实话,帮助贫困大学生也是我积累的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些是用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当记者问及他做好事、善事的感想时,谷顺启直言不讳:“我这样做,已经坚守了十年。帮助困难群众、资助贫困大学生、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可以说几乎用完了我家的积蓄。有人戏称我是‘贫穷的富翁’。我这样做,有理解我的,赞扬我的;也有不理解我的,讽刺我的。但是,看到乡亲们富裕了、大学生们有出息了,我心里除了高兴还是高兴。我永远不后悔,永远这样坚守下去。”


                   (来源:周口日报 2011年6月24日 第一版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