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川汇新闻 >> 社会民生

川汇区:开展旧城改造 打造花园城市

2013-05-22 18:20:57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3341

       暮春日暖,川汇区行政新区一派蓬勃喜人的春景:绿草茵茵,杂花生树,道路整洁,空气清新,宛如一座美丽花园。多年前,为了配合沙颍河改造规划,川汇区行政区从繁华的市中心北迁至城北办事处。新区建设从偏僻的村庄起步,一度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如今这里不仅环境优美,基础设施也日趋完善,学校、医院、“三馆”正在积极谋划建设,公交、水、电、气、通讯全通,成为宜业宜居的城市行政副中心,人气日旺。
       这只是川汇区旧城改造的一个精彩片段。在经历了数年的旧城改造攻坚战后,川汇区今年再度发力,争取用3年时完成所有旧城改造项目。今年实施旧城改造项目10个,动迁居民3360户,房屋征收面积68万平方米。如今,区内旧城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忙碌的施工场景,向人们昭示着川汇上下勇于担当、奋起直追的热情与干劲。
       如果说中心城区的东扩北进战略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那么旧城改造则为城市新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瞻规划 布好大局
       开车行驶在文昌大道,60米宽、三幅双向六车道的景观大道令人赏心悦目,路边一栋栋挺拔的高层建筑彰显着老城区崛起的高度与力度,在文昌大道与八一路交叉口,城市广场、商业步行街蓝图已经绘就,即将形成新的城市核心区。
       时光的指针拨回几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幅景象:建筑破旧低矮,街道坑洼不平,泥泞遍地。一到雨季,路面积水成坑,车如行船,女同志至此裙子就要飘起来。如今已搬进安置区的张大妈感慨地说:“当时谁会想到发生这样的巨变,谁又能想到丹尼斯百货也要来,和我们做起了邻居。”
       张大妈的这些“没想到”其实早在规划大局之中。川汇区把旧城改造当作一局事关全区经济社区发展的大棋来下,提出“前瞻性规划、大手笔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改造、建设、管理思路,首要精心谋划,布好大局,做到区域分布合理,功能互补高效。今年,川汇区按照我市棚户区和城中村三年改造规划方案,在对中心城区城中村、棚户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制定旧城改造方案:完成正在实施的文昌大道综合改造、人民公园及周边改造、聚通商业街(界牌街)、丰华园等棚户区改造项目,适时启动滨河(史滩)城中村改造项目、康湾城中村改造项目;启动鸿安馨景家园、永盛家园、贾鲁河东街坊棚户区改造项目;围绕华耀城项目建设,重点启动申湾、张庄、箔罗张、瓦房庄等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旧城改造规划中,川汇区重“面子”更重“里子”,努力建设宜居、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文昌大道综合改造是全市“双十五”重点工程,面积大,战线长,然而在最初的规划中,社区配套与教育资源等未能充分考虑。根据居民要求,川汇区与规划部门紧密联系,对规划进行了局部调整,在安置B区三期地块,增加建设一座幼儿园、一座社区办公楼,大大提升了人居环境。高标准发展商业综合体等商贸物流业,不断提高城市的“造血”能力。重点打造文昌大道一条商业街,重点建设耀城豫,使其成为豫东南最大的综合商业中心,重点建设关帝上城周边4.2平方公里特色商务区,以此为框架,绘出周口中心城区的大商业地图。
       “三十年领先,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成经典”,这是川汇区对文昌大道商业带发展的殷切期待。如今随着文昌大道高档住宅小区次第建成、丹尼斯百货进驻,一条繁华的商业大道雏形显现,高标准的规划正一步步由蓝图走向现实。
——尊重民意 和谐拆迁
       旧城改造,拆迁是绕不过的难题。这个难题,川汇区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曾遇到过,一些旧城改造项目进行得磕磕绊绊,甚至举步维艰。
       怎样破局?根据多年的旧城改造经验,川汇区立足本地,集思广益,同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在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中提出做到“六个转变”:在思想观念上,实现由“公务员”到“服务员”的转变;在拆迁主体上,由原来以政府、企业为主,向以群众为主、村两委为主转变;在利益分配上,由原来政府、企业受益向群众受益转变;在工作推进上,由原来行政推动、强制拆迁向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转变;在改造方案上,由政府、企业大包大揽向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转变;在安置房建设上,由原来把最好地段留给开发商转变为把好地块安置群众。
       思路就是出路,一些曾经难啃的“硬骨头”现在也有办法入手了,启动三连坑城中村改造就是其中之一。三连坑改造的动议历时十年,万众期盼,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改造一直被搁浅。今年3月底,川汇区以毅然决然的态度,再度向这个久攻不克的“堡垒”宣战。启动改造时,川汇区向群众明确表态:成立群众改造自治委员会,改不改、怎么改都由群众说了算,安置房怎么建、补偿方案怎么制定都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由群众当家做主,群众的事群众自己办,政府将全力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这种思路如今在川汇区所有旧城改造项目中都有体现,把群众成为改造和拆迁的主体,变被动拆迁为主动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有力促进了拆迁进度。
——统筹兼顾 建管并重
       “三分建,七分管”,旧城改造不是简单地把城市建好,更要注意管理。川汇区把旧城改造与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管理结合起来,切实管好城市,实施“无形改造”,使旧城改造这台大戏,唱出了情,唱出了彩,唱成了精品。
       加强以社区、居委会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社区、居委会在旧城改造和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依靠基层组织加快旧城拆迁,加强城市管理,做到卫生保洁、交通保畅、“两违”保控,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
       加快“小型农贸市场、小型小吃市场”“两小市场”建设,解决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使中心城区形象有明显提升。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川汇区今后3年每年新建或改扩建6个“两小市场”,确保每1000米服务半径、每1万人左右的范围内,设置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两小市场”,与主体项目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
       “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曾经有一段时间,市民对市区卫生环境不满意。为了改善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川汇区重新叫响“门前三包”,持续深入开展以卫生保清洁、道路保畅通、“两违”保控制,维护城市良好秩序为主题的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并提供一定的经济优惠服务和政策扶持,激励、引导广大商户自觉参与到活动中来。如今,市区环境卫生得到较大改善。
       相对于新城建设,旧城改造更见一座城市的功力。随着川汇区旧城改造的逐步深入,曾经的一个个棚户区、城中村,已然新生或者正在发生巨变,一条条宽阔笔直的道路、一座座高耸林立的楼房、一个个环境优美的公园,彰显着旧城改造的无限活力,一座繁荣、宜居的城市正日渐绽放美丽。

                                                          (作者: 徐启峰 李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