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川汇新闻 >> 川汇政务

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为实现富民强区奠定坚实基础

2014-01-14 10:31:41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1850

2014年全区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继续坚持“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持续求进、又好又快”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扩大开放贯穿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按照“周口崛起方略”战略部署,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着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繁荣川汇、文明川汇、和谐川汇、美丽川汇“四个川汇”建设,迈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城镇新增就业0.7万人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左右;节能减排完成市定目标。

回顾2013:成绩来之不易

    经济平稳增长。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6亿元,增长10.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1.2亿元,增长2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亿元,增长16.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7亿元,增长13.7%;一般财政预算收入30457万元,增长1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610元和9611元,分别增长11.6%和11.3%,全面完成了市政府和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旧城改造力度加大。把旧城改造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八月攻坚、百日会战”等活动,征迁工作取得了突破,全年共完成征迁171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了市定目标任务。先后对家乐福、界牌街、丰华园、八一路农贸市场、贾鲁河东街坊等项目进行了征迁。特别是华耀城项目,一期征迁工作从11月初启动,到12月28日起步区奠基,全区800多名干部,吃在一线、干在一线,经过大家的辛劳付出和不懈努力,完成征迁34万平方米,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城市管理工作以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围绕门前三包、基层基础、两小市场、两违治理四项重点,加大了工作力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工建设“两小市场”6个,庆丰街、汉阳路农贸市场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另外4个正有序建设;狠抓“两违”治理,先后开展集中整治行动40多次,拆除违法建筑6万多平方米,规范了城市建设秩序;开展卫生综合治理活动,清运垃圾7.8万立方米,净化了城区环境。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坚持科学集约发展,合理进行功能分区,调整高新区发展规划,形成“一轴、两心、四园”空间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0万元,开工建设北六路和大庆路北延工程,北六路东段1.5公里竣工通车;投资7500万元,开工建设面积4.1万平方米的企业孵化中心项目,占地70亩的标准化厂房二期即将动工,园区的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把项目建设作为重点,抓住久通电缆、瑞特电气等15个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全力推进,年度完成投资32亿元,瑞特电气、百亨门业、享龙安全设备、广安生物科技、颖光新型建材等5个项目建成投产。在人才队伍建设上,与周师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全年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68名,提高了园区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水平。预计全年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完成83.3亿元,增长22.5%;利润总额11.5亿元,增长33.2%;产销率100%;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5.2亿元;工业用电量9.6亿千瓦时,增长23%。
   商贸项目建设加快。周口华耀城项目起步区招商大厦12月份正式奠基,标志着华耀城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家乐福项目征迁全部完成,征迁面积10万平方米,7栋楼开工建设,商业用房面积达20余万平方米;丹尼斯项目完成征迁4万平方米,即将动工建设;八一路农贸市场295家商户全部搬迁,一期改造已完成,二期正在进行;中原国际商贸城二期正式启动。此外,居然之家、威佳汽车城等知名品牌项目成功落户,宏远、庞大汽车城组装加快,入驻4S店22家,全市汽车贸易中心龙头地位基本确立。预计三产增加值73.8亿元,增长8.5%,占总产值的比重达43.1%。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继续深化招商引资,全年新引进省外资金45.4亿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30%;实际利用外资4000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31%;出口创汇完成4323万美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的118%,创历史最好成绩。项目建设落实“四制工作法”,调整完善了“一部一办五组”工作机制,年初确定新建、续建的47个项目,完成投资48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6%。其中,13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36%。省重点项目久通电缆完成投资2.4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32%。市“双十五”工程滨河棚户区改造和家乐福商业综合体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9亿元和2.3亿元,占目标任务的193%和116%。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已经显现。
    农业效益持续提升。粮食生产克服了自然灾害影响,单产再创新高,亩产达1060斤;蔬菜种植面积达2.8万亩,前石店村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获省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农业产业化取得新成果,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家、市级13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4家,总数达到116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6家,我区被评为全市农民合作社工作先进单位。农村面貌持续改善,投入资金1200万元,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受益群众达3.6万人;投入资金132万元,新修城南办后王营、城北办徐营村内道路1.5万平方米,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
    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全年用于民生支出达6.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69%。十件实事全面完成。一些群众密切关注反映已久的问题得到解决,如中州路北段亮化、金海大道西段亮化工程10月底前全部完成,方便了群众出行,受到了群众好评;新民街南段改造基本完工,兴业路中段改造正式开工;在沙北新开工建设小学和幼儿园各1所,沙北教育状况有所好转,投入资金1617万元,对四中、七中、六一路小学等7所中小学教学楼进行了改扩建;18路公交车上半年正式运行,群众出行条件有所改善;投入资金480万元,小桥、陈州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扩建完成投入使用;总投资3700万元的市医院病房综合楼改扩建项目主体完工,卫生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其他如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室、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农村综合服务网点、福利院院民楼等均如期完成建设任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新农合参合人数达141297人,参合率99.68%,补偿参合农民医疗费用2995万元,受益农民10017人次。国家基本药物零差价制度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全面落实。发放城乡低保金3521万元,1.8万困难群众受益。发放企业养老金2.8亿元,社会化发放率100%。培训残疾人674人,为1072名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41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2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城乡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全民健身工程全面实施,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举办大型广场文化活动80场,免费放映900多场,受益群众20多万人次,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信访工作开展大排查和大调处,致力于矛盾的排查和化解,着眼于问题的彻底解决,信访总量较去年减少19%,党政领导共接待群众来访228次832人,按期办结率100%,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全年没有发生严重上访和大规模群体上访事件,没有赴京、赴省登记集体上访,信访综合排名居全市前列。加强平安建设,强化群防群治网络,组建专业巡防中队8个,有力震慑了犯罪分子,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降低;加强技防工作,69个涉农行政村安装摄像头1800个,农村实现了技防全覆盖。狠抓安全生产,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排查各类隐患1334处,整改1334处,整改率100%,全年没有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被授予“全省安全生产月活动先进(县市)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展望2014:我们充满信心

    以征迁工作为重点,着力加快旧城和城中村改造,提升城市化水平。
    城中村和棚户区多、面积大,是川汇区城建工作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影响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影响产业发展及城市形象,必须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加快改造、强力推动。2014年的城建工作,一要加快建设沙北旧城改造示范区。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我们在沙北建设旧城改造示范区,这是市委、市政府给我们的最大支持。目前,我们已成立了管委会,搭建了机构,要制定方案,迅速开展工作。一方面要搞好规划,拿出沙北改造的整体方案,另一方面,要谋划运作一些项目。今年要逐步改造太清路(北环路)和中州路北段。二要加快旧城改造。今年旧城改造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沙河两岸的旧城改造。包括滨河棚户区、关帝上城二期、新世家、颍河春天等项目。二是主干道两侧的旧城改造。包括康湾城中村、东杨庄城中村等。三是重点项目旧城改造。包括丹尼斯、华耀城二期、八一路农贸市场等项目。要运用“四靠一慎用”工作法(靠合理的政策、靠耐心细致的工作、靠真情服务、靠党员干部带头,慎用强拆手段),坚持征迁与安置并重,把安置房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与征迁工作同步协调推进,力争年内有较大突破,确保拆得掉、干得成、见效果。同时对文昌大道、丰华园、界牌街、公园周边、贾鲁河东街坊、聿田国贸等老项目,要采取得力措施,加大改造力度,确保2014年全部结束,不留尾巴。三要加快保障性住房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把老百姓关注的民生项目作为重点,加快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年内确保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4873套,改善困难群体和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确保群众住有所居。继续实施小街小巷硬化改造,改善群众出行条件。下力气整修污水管网,完善防洪除涝设施,努力解决好城区低洼区域汛期内涝问题。
    以治脏治乱为重点,着力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下大力气改变城市面貌
    城市管理是川汇区的重要工作职责。近年来,市区两级都把城市管理提上了重要日程,办事处和城管队伍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城市脏、乱、差的面貌未根本改变,群众意见很大,社会反响强烈。川汇区地处中心城区,建好城市、管好城市,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区委、区政府把2014年确定为“城市面貌提升年”,要举全区之力,扭转脏乱差局面,改变城市形象。具体工作是“一个围绕、两项活动、四个落实”。一个围绕就是围绕周口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和“文明杯”竞赛,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两项活动:一个是“门前三包”活动,同所有商户、企业、单位、门店签定责任书,悬挂责任牌,定期检查评比,动真碰硬,对落实较好的悬挂红旗,较差的悬挂黑旗进行电视曝光。一个是“两违”治理活动,对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盯紧看牢,发现一起、拆除一起,震慑违法行为,维护建设秩序。四个落实:一是落实责任。各办事处和社区要把辖区内的街道、门店划成网格,每个网格专人看管,责任到人,严格管理,重点整治。今年每个办事处要确定1条严管街,打造1个样板路,以点带面,全面提升。二是落实人员。一方面充实增加区和办事处的城管人员;另一方面,发挥好基层基础的作用,充分调动社区、居委会参与,发挥志愿者、老党员、离退休干部和辖区居民的主动性,探索健全全民参与的城市管理队伍,组建夕阳红城管队、百姓城管队,组建义务交通劝导、文明城市宣传、环境卫生清扫志愿者队伍,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三是落实经费。区和办事处都要加大对城管工作的经费投入,要纳入预算,要适当改善城管队员和保洁人员的福利待遇,解决他们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四是落实督查奖惩。城管委要严格督导,一周一检查,一月一评比,一月一排名,一月一奖惩。对排名靠前的计入红色档案,排名靠后的计入黑色档案,年底同目标管理挂钩,同工作经费挂钩。
   以打造商业亮点和品牌为重点,着力发展商贸物流业

   确立“三产兴城”发展理念,壮大三产规模,提升三产质量,打造城区商业新的亮点和品牌,使三产服务业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围绕这一目标,要抓好“四个重点”:一要打造好两条商业街。对七一路两侧商户进行规范、提升,打造集名品服饰、文化娱乐、传统工艺品为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在文昌大道引进服务业新业态,把文昌大道打造成金融、写字楼、高端商住、商业步行街等功能融合的特色商业街。这样一南一北、遥相呼应,成为中心城区的两大特色商业街区。二要建设好两个商业区。一是关帝庙特色商业区,这个商业区已经省里正式批复。要加快组装和建设,大力发展民俗休闲娱乐文化产业,把该区域打造成汇聚书画古玩、现代影视、名优小吃、明清风情、传统文化的区域商业中心。二是仓储物流园区。今年我们要在高新区规划建设一个仓储物流产业园区,吸引城区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的仓储物流企业入驻,联合经营,组团发展,打造龙头仓储物流产业,降低运输储存成本,满足城区商业和园区企业的货物集散需求。三要提升两个市场。八一路农贸市场要加快建设,同时要本着方便群众至上的宗旨,科学布局,功能分区,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实际需求,发挥好市场的作用。太清路汽车交易市场要加快发展,宏远、庞大汽车城加快组装,威佳汽车城、周口时代汽车广场尽快开工,力争早日竣工,把太清路汽车市场打造成豫东南最大的汽车贸易中心。四要抓好四个项目。全力服务华耀商贸物流城建设,加快一期征拆扫尾工作,配合市职能部门做好物流招商工作,把华耀商贸物流城打造成以市场物流、高端商务为主的现代化新城区。家乐福一期7栋楼加紧建设,争取早日竣工投入使用,二期全面开工,打造集购物中心、星级酒店、高档公寓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丹尼斯加快剩余几户征迁工作,3月底前开工建设,打造文化娱乐、休闲餐饮、综合购物的城市中心体。居然之家项目春节前要完成土地补偿工作,节后抓紧启动,打造办公家私、高档家具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一流商贸品牌,带动人气,烘托商气,提升服务业的档次和水平,确立商贸中心的地位。
    以推进高新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把工业作为川汇区发展的重点,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抓紧抓牢。一要加快高新区建设。园区是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是项目建设的大平台,要站在抓园区就是抓工业、抓园区就是抓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打造好工业发展平台,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关于高新区建设,要抓好“一个规划、三个建设”:一个规划即高新园区规划。主要为三个体现:第一体现高新技术,上高新项目;第二体现产城互动,二三产融合发展;第三体现集约节约,科学发展。同时,市政府下放了园区工业项目手续办理权限,今后园区内工业项目手续由区规委会审批,这是个好事,一定要办好,办手续时,既要注重效率,更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三个建设: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北六路西段和大庆路北延建设进度,抓紧办理轻工二路和中原路北段前期手续,企业孵化中心年内要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完善园区路网和配套设施,增强承载能力。要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重力标准化厂房、恒固标准化厂房项目春节后开工建设,亿恒实业标准化厂房项目下半年开工建设。二是项目建设。发展高新园区,最重要的是要有项目,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重点。地润电缆、祥龙四五酒业项目3月底前要开工建设,圣光医疗器械、成品粮配送中心项目争取6月份开工,包装机械、豫伟粮机管道、颖光新型建材项目确保年内建成投产,久通电缆三馆一中心项目争取年底前投入使用。三是机制建设。建立项目预审、入驻审查机制,规范项目选址意见书、用地许可证、建设规划许可证“一书两证”办理流程,提高入驻项目的科学性。统计、财税、发改、审计、城建等业务部门,在园区设立办事机构,项目落地后,提前介入,系统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二要加快现有企业发展。要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开发新产品、实行品牌战略、“退二进三”、加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五项举措,全面提升川汇区现有企业发展水平。今年要积极推动长城门业与盼盼集团、阳光电缆与清华同方、四方药业与上药集团等的战略合作,通过借助外力,把川汇区的企业做大做强,成为中心城区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以发展规模农业为重点,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
    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基础基石和根本出路,川汇区农业要立足区情,发挥近郊优势,发展精品农业、观光农业、高效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市民化“三化”目标。重点要做好“三转”、抓好一项工作。“三转”:一是农业要转型。加快土地流转,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按照成方连片的思路,重点推动规模集约经营和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提升农业核心竞争力。年内要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万亩,新增区级和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各2家,新增区级规范化合作社10家,市级以上示范社2家,培育新型家庭农场1个,创建新品种展示田项目2个,实施省级粮食高产万亩项目2个。二是农村要转变。抓好农村的环境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切实改善农村面貌。年内要完成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个,继续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0000农村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三是农民要转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区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其生活保障亟待解决。要实施好阳光培训工程,促进农民转移就业,使农民变工人、变市民、变老板,真正实现“失地不失业”、“没地有保障”。还要加大扶贫和救助力度,进一步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年内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4000人。抓好一项工作,就是实施林业生态提升工程。年内要新增廊道绿化100亩、营造林400亩,完成太清路、周商高速、周西路绿化13公里、1279亩。
    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发展后劲
    项目是经济的支撑、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要靠一个个具体项目来推动,抓住项目和扩大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项目牢牢抓在手上、记在心上,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一是抓项目要全力以赴。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抓项目上,围着项目转,围绕项目干,少坐办公室,少拿“遥控器”,多到现场去为项目搞好服务,解决难题。二是抓项目要锲而不舍。一个项目的成功除了捕捉信息、洽谈引进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手续办理、投资建设和竣工投产上,决不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要跟踪到底、服务到底、一抓到底,力争早落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三是抓项目要及早谋划。要充分关注和研究国家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积极主动对接,找线索、抓机遇、争项目。要做好项目的筛选、谋划和储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前期工作,成熟一个、推介一个、申报一个。要注重项目的开工率、实际进度和实际投资额,大力增加新开工项目、工业项目和商贸项目“三个比重”。尤其是要围绕加快城区发展,谋划推介“五个一批”项目,即一批基础设施项目、一批工业项目、一批商贸物流项目、一批都市农业项目、一批社会民生项目,进一步凸显城区意识和引领地位,为率先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按照上述思路,今年,全区确定了41个重点项目,其中,工业项目11个,商贸项目9个,城建项目17个,基础设施项目3个,农业项目1个,总投资495亿元,年度投资38.6亿元。对这些项目特别是13个省市重点项目,要增强建设的压力和动力,不折不扣地坚决完成投资任务。
    招商引资是扩大总量、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在工作摆布上要继续高度重视,在目标考核时要强化权重,在工作过程中要作为重中之重。一要精心组织。围绕高新区、特色商业区、旧城改造和重点项目,挖掘内涵,突出亮点,精心包装,全力推介,提高影响力和成功率。二要注重质量。坚持环评准入、项目内涵至上、节约集约用地、围绕产业培育上项目“四个原则”,注重质量和效益,招商和选商并重,分产业、差异化招商,有所招有所不招,算大帐、重效率,切实提高招商实效和水平。三要突出重点。要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围绕对产业调整有重大作用的项目招商,重点引进光缆电缆、机械制造等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项目,重点引进鞋材市场等具有龙头带动作用、能拉长产业链条的项目。年内要力争引进省外资金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600万美元,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办事处及经济主管部门要引进商贸、物流、购物中心等项目20个。
    以减少审批为重点,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实现争先进位、跨越发展,就必须敢于迎难,破旧立新,深化改革,大胆干事,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一要加强行政审批服务改革。加快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争取早日投入运行。行政服务中心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大力推进审批服务改革,重点在简化程序、提高效率、缩短时限上下功夫,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要实行全程代办、按时办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二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重新调整健全乡办税收激励工作新机制,调动办事处协调征税工作积极性,千方百计组织收入,切实增强保障能力。同时,要完善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省出资金用于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实现“政府过紧日子、老百姓过好日子”。三要清理调整优惠政策。对时限较长的税收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优惠政策,要进行清理、规范,严格按照法律和上级现行政策及标准执行,做到依法行政。四要创新要素保障机制。完善融资机制,提高融资水平,完善土地保障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企业发展。
    以办好十件实事为重点,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始终做到维护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解决群众的困难先于一切,真心实意地办一些顺民意、得民心、暖民心的好事实事。一是继续办好“十件实事”。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二是突出做好就业再就业。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完成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180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人,让更多的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三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社会保障“一卡通”发放工作,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社会保障服务。落实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加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城镇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新农合的衔接。四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完成3所学校扩建工程,完成4所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村级卫生室管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举办“欢乐中原”广场文化活动,推进“舞台艺术送农民”和送戏下乡活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体需求。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川汇
    充分发挥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生态川汇、和谐川汇建设。一是创新社会管理。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社区和居委会建设,夯实管理基础;选择基础较好的社区,如联盟新城等,开展“创星晋级”活动;围绕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把幸福花开、金色东方等打造成明星社区,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使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决策中来,确保决策的合理、惠民。二是推进生态建设。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实施“蓝天、碧水、乡村清洁”三大工程,坚决完成市政府总量减排任务,确保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和新建项目节能制度,禁养区内养殖场(户)全部搬迁,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改善生态质量,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川汇、宜居川汇。三是维护稳定大局。强化信访稳定工作,坚持真排查、真解决、真稳控、真追责“四真工作法”,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着力提高对社会矛盾的化解能力,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尽可能减少社会问题,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继续推进平安川汇建设,切实抓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经济发展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

                                                (作者:川汇区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