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告

川汇十年——供销篇——川汇区供销社十年磨一剑旧貌换新颜

2010-06-09 20:07:21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2393
十年前的2000年,川汇区供销社经历着一场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系统多数企业经营萎缩、亏损激增,债台高筑、举步维艰,银行起诉、法院封门,人心涣散、上访不断,亏损和挂账包袱高达上三千万元,成了当时原周口市的老大难单位。此后十年间,在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动力之源,把打造现代经营网络作为发展之基,把加强系统管理作为兴社之要,把营造外部环境作为助推之力,形成了内外协调的发展环境、上下联合的发展机制,发展态势一年比一年好,发展成效一年比一年显著。十年后的2010年,现在川汇区供销社系统甩掉亏损帽子,历史债务包袱全部有效化解,职工养老统筹全面得到落实,呈现出和谐稳定、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基本情况

川汇区供销社为政府直属事业单位,下辖17个公司、基层社,干部职工2803人,其中离退休人员958人。各类经营服务网点215个,总资产 万元。2009年实现商品销售12569万元,占全年计划8960万元的140%。首次实现购销超亿元。较去年同期完成8305万元,增长51%。实现利税143万元,占年计划128万元的112%,较去年同期完成114万元增长25.4%,并提前一个月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税收目标任务,在主管部门税收序时进度中排序第一名,再创历史新高。荣获周口市供销社2007、2008、2009年目标完成先进单位以及周口市供销社目标完成一等奖,三年内在川汇区排名分为第四名、第七名和第十二名。区社主任获2007年省供销社联合表彰为劳动模范和中华合作2009年度人物荣誉。

二、主要做法

(一)破旧立新,创新体制。2000年以来,川汇区供销社通过人员分流重组、资产整合重组、企业破产重组、经营结构调整,对所属企业进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改造,打破单一的投资主体和僵化的旧体制,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一是创新企业体制。原企业改制、破产前,先组建相应的新单位,以保证优质资产的完整性、保持业务经营的连续性。实行产权多元化和妥善安置职工。改制和破产企业首先解决好职工分流、养老统筹、身份置换等问题,确保大局稳定。采取三种模式,即:对社有资产较多、债务较少、业务经营正常的2个公司实行不改不破;对净资产较少、债务较多、业务经营萎缩的7个公司实行公开出售和1个破产重组;对资不抵债、名存实亡、业务停滞的2个公司实行职工分流和安置。破产的公司,职工以入股的形式组建了新的有限责任公司。二是创新用人机制。本着有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原则,不拘一格用人。对于其业务精、责任心强、成绩突出的人员到重要的岗位上去。三是拓展新的经营领域。生产资料公司抓住国有大型企业破产重组的机遇,成立兼并电缆厂和热电厂和颍光建材而成聚通集团,现在已形成房地产开、发科技市场等大型集团。通过实施改制,全系统共甩掉债务包袱,不仅确保了供销社社有资产不流失、职工利益不受损害,而且使企业焕发了生机活力,经营业务得到快速扩展,社有资产得到保值增值。

(二)整合资源,打造网络。2006年以来,川汇区供销社抓住国家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全国总社“新网工程”的机遇,把网络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进行全力推进,在全区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农资、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一是夯实乡村基础网络。2006年,川汇区供销社与商务局联合,在原有的基层社网店上建设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合“新网工程”建设,区社制定实施方案,社领导和有关股室分片包干,不分昼夜,督促落实。为了加快改造进程并达到验收标准,在补贴资金没有到位之前,区社在资金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社先期组织资金20万元进行重点帮扶,用于农家店货架购置、墙体粉刷、门窗更换、消防设施配备、门店装修等,极大调动了基层门店和加盟商户的改造积极性。两年时间,共建成乡村超市、农家店41家。二是打造区域骨干网络。在农资网络建设上,以搬口和李埠口供销社为主建设两个农资和农产品集贸市场,实行统一配送。今年上半年,共配送各类农资各种化肥35599吨,占当地市场份额90%以上。在日用工业品经营网络建设上,从2007年,建设配送中心生活超市11个,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元,展势头良好。在烟花爆竹经营网络上,以烟花爆竹专营公司为龙头,新建了2540平方米的烟花爆竹专用仓库(配送中心),实行货源统一采购,销售统一配送,市场统一管理,网点统一标识,年销售额600多万元,占市场份额80%以上。三是规范网络运行。网络的经营管理实行统一门店标识、统一商品配送,使系统网络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在商品配送管理和服务方面,对各基层社实行目标管理,年初下达从配送中心购进商品任务;对连锁加盟店实行协议管理,与每个加盟店签订配送协议;服务实行巡回配送,除留2部保证应急配送业务外,其它车辆定期巡回到各乡村连锁店,主动送货上门。同时,还通过制定奖励返还等办法,鼓励各连锁店从配送中心进货,有效促进了配送业务的开展。

(三)强化管理,凝聚力量。这十年来,川汇区供销社坚持以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实行精细化、责任制管理,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相对完善的管理办法,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一是完善目标管理制度。在目标管理上,区社制定了关于加强和完善目标管理工作的意见、责任目标考评细则、责任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在目标落实上,区社成立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目标考核管理上,阶段性工作目标、日常性工作要求,实行季度考核、奖惩兑现;年度工作目标,实行年终考核、奖惩兑现。二是细化、量化责任目标。目标考核体系分为综合目标、激励目标、约束目标三大部分,共包括22项具体目标、涵盖了系统各项工作和日常各项基本要求。综合目标主要有购销、利税、上缴管理费,网络建设、资产管理、养老统筹、合作组织发展等;激励目标主要包括招商引资、资产开发等;约束目标主要包括安全保卫、信访稳定、综合治理、计划生育、民主理财、廉政建设、工作纪律、会议纪律、环境卫生、义务劳动等。三是严格考核奖惩。年终考核奖惩,以考核积分为依据,前三名分别给予资金奖励,和荣誉奖励,制定《川汇区供销社落实工作效能转变工作作风的若干规定》,分四项考核内容,和三项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晋级、晋职挂钩。对日常基本要求的考核,如每缺席一次会议、迟到早退、值班脱岗等,都制定有处罚标准,严格、精细化的管理,使系统上下形成了统一的思想意志、严明的工作纪律、真抓实干的作风,干事创业的氛围。

(四)完善服务,搭建平台。大力推进“两进一建”工程,积极探索实践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子,川汇区供销社坚持把服务三农、服务业务经营作为工作着眼点,在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大力推进专业合作社进农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川汇区供销社依托川汇区作为周口中心城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通过“政府引导、供销社领办、农民入股,市场运作”的方式大力创办专业合作社和农村经济组织。在金海办事处、城北办事处、搬口办事处、李埠口乡、城南办事处等地已成立15个“供销情农民专业合作社”,包括养殖、种植、蔬菜等多个项目,现已入户农民股东500多户,注册总资金达3000多万元。其中,①由区供销社领办的城北办事处后石店行政村“供销情四季青农民专业合作社”有27户农民股东组成,现已发展蔬菜大棚由61个到现在的200多个,种植面积由73亩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亩,种植蔬菜品种由7个品种发展到现在的12个品种,蔬菜销往河北天津等地,带动周边3个行政村200多户农民搞蔬菜种植,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每年收入增加近2万,近期该专业合作社,结合我社万亩净菜基地,计划把蔬菜进行深加工,分类精包装,做成品牌,创办成我区蔬菜流通进超市。②领办的金海办事处周套楼行政村“供销情金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由6户农民股东组成,现有9家养牛大户加入,存栏827头,其中肉牛805头,奶牛22头,肉牛销售到南京、上海、杭州等地,每头牛的利润可达到1200元,发展势头良好,辐射到周边7个自然村,带动100多户农民加入到该合作社,预计到2012年可形成一个标准化养牛示范区。 ③领办的城北办事处李营行政村“供销情兴业养殖专业合作社”由39位农民股东组成,主要以养猪、养兔为主,现养殖生猪1361头,母猪179头,仔猪789头,养殖獭兔3680只(包括仔兔),猪圈兔舍合计占地面积85亩,生猪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年出栏1760头,獭兔养殖前景可观,该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辐射到周边5个自然村,养猪、养兔社员达到68户农民,年纯收入可达百万元。在此基础上,川汇区供销社力争三至五年内在全区建立28---50个专业合作社,使农村专业合作社达基本到“一村一社”,把合作领域做大做强,带动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稳定。通过专业合社进农村,有效地吸引、组织、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扭转过去单打独斗的发展思路,帮助农民把握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行情,扩大专业合作社规模化销售,使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二、大力推进配送中心进社区,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面对当前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峻形势,面临完善社区功能、加强社区建设的任务,川汇区供销社紧紧围绕区委“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一年筑基、二年变样、三年翻身、五年辉煌”的战略目标,牢牢把握国家关于支持“三农”的大好政策,以创新的思路、创新的举措,采取“上连厂家保资源、中连系统保网络、下连群众保市场”的做法,大力推进“配送中心进社区”,实行产品直供,农超对接,既有效的减少了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又及时反馈农民的需求信息和消费愿望,实现“安全供应,合作共赢”的目的。目前,我社采取“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做法,在全区组建了8个供销情生活超市:汉阳路“供销情兴隆生活超市”、大十字街“供销情琪琪生活超市”、七一路“供销情万家生活超市”、汉阳路北段“供销情利民超市”、七一路西段“供销情国防超市”、建设路东段“供销情金果超市”、交通路西段“供销情好领居生活”、中州路北段“供销情佳美购物广场”。主要经营烟酒、副食、百货、粮油、蔬菜和水果。通过“供销情生活超市”方便了群众、完善了社区服务功能,占领了城市的社区市场,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三、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打造城乡网络市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简称“新网工程”)是全国供销总社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和“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需要”启动的一项重要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我区“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新时代指导意义。川汇区供销社立足实际,充分发挥供销社品牌和原有的网络优势,按照“规范提高、延伸发展”的工作方针,突出“供销并举、双向流通、便民惠民”的特点,以区域经济为中心,通过“龙头带动、系统联合、整合资源、塑造品牌”对现有城乡市场网络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川汇区供销社已率先在搬口办事处、李埠口乡建立了农资和日用品集贸市场,现两个市场下辖乡级配送中心2个,农资连锁门店12个,日用消费品连锁门店8个。升级后的农资和日用品集贸市场,下一步实现网络内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并与专业合作社和配送中心(生活超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链条式的经营网络,从而降低了采购成本,规范了市场行为,刺激了农村消费,保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对促进农村经济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我社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在“周淮、周项、周商、周西”等近郊城区建立“4个专业市场,7个乡级配送中心,32个连锁经营门店”,主要经营农资、农副产品、日用品和再生资源。通过“新网工程”建设,倾力打造城乡一体化日用品消费市场,为拉动农村消费市场、拓宽农村经济领域、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新动力。

(五)争取政策,营造环境。多年来,川汇区供销社在争取政策支持、营造发展环境方面不遗余力,供销社在艰难环境下抓改革、求生存、促发展的精神,赢得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在“新网工程”建设方面,多次去市、赴省、甚至进京,找领导汇报,找有关部门协调,争得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区政府2009年专门下发了川发【2009】42号文件,《周口市川汇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促进我区创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区财政每年拿出60万元财政支持资金专项用于供销社领班创办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四大网络建设。在解决人员进财政方面,除争取区社机关入编9名人员、区社机关12名离退休人员转为财政全供。在职工养老保险方面,通过与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争得支持,不仅免除了1994至2000年停交期间的滞纳金,还争取到了按工作年限一次性定额交纳的优惠政策,减轻了企业和职工负担。目前,全系统共办理职工养老保险 530人,医疗保险230 人,,使系统上下人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得到了较好落实。

三、几点体会

通过对建区十年来,川汇区供销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果和成功经验如下:

(一)必须把握正确的改革改制方向。供销社的企业(包括基层社)与社会上其它企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供销社的企业承担着为农服务的功能,这既是供销社的性质宗旨决定的,也是政府赋予的重要职责。因此,供销社的企业改革,必须围绕努力成为服务三农的主体力量这一目标,立足建立健全经营服务网络这一基础,着力增强为农服务实力这一根本,坚持以下改革方向和原则:不能简单地将企业一卖了之,不能简单地将业务经营一包了之,不能简单地将社有资产一租了之,更不能将企业特别是承担为农服务职能的骨干企业的控制权拱手让人,必须保持对社有资产、网络资源的控制力,保持对骨干社有企业的控制力,保持对主营业务的控制力。只有保持这些控制权,才能有为农服务的资本,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二)必须发挥好区社联社的关键作用。川汇区作为县级联社,处在为农服务的前沿,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系统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关键,既是系统各项工作的最终执行者、落实者,也是系统发展成效、服务作用和社会形象的集中体现者。作为省、市供销社,一定要把加快现(区级)级社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工作指导,努力创造发展环境,为系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县级供销社,要利用好区域内资产、网络、业务、人员等资源,充分发挥区级供销社体系完整、对人、财、物有直接管理的职能等优势,发挥好县级社在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管好、用好资产,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形成发展的合力。只有县级社发展好了,供销社发展的基础才会更加巩固,系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执行力才会不断增强,实现供销事业的全面振兴才会有坚强保证。

(三)必须形成联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供销社系统企业数量多、经营网点多,但普遍规模小、实力弱,要在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联合是供销社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未来的希望。从供销社自身优势和近年来各地的发展实践看,以网络建设为载体,积极开展“新网工程”建设,通过增加网点,加强业务联合,利用经济纽带把系统上下连接在一起,既可以有效扩大供销社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力,也是实现系统联合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实现联合发展,核心是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成系统内部结成紧密的经济联合体;关键是要建立与市场经济、现代流通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包括:以资本联合、产权多元化为特征的企业体制;以连锁经营、联合经营为特征的经营体制;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特征的利益连接机制;以现代企业制度、现代管理手段为主要特征的管理体制等,发挥好社有企业、(区)县级社、基层社在系统网络体系中不同的优势和作用,达到资源的最佳有效配置,使系统的整体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川汇区供销社通过资本一体化运作、共同入股组建龙头企业,促成系统内部结成了紧密的经济联合体;通过网络一体化经营、发展连锁配送,使网络的整体优势得到有效发挥;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联合发展的关系,有效地解决了合作社不合作、联合社不联合的问题。

(四)必须弘扬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供销社作为弱势群体,人员多、包袱重,不仅很难或很少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而且又不同于其它垄断行业,能够赚取超额利润。社情决定了我们做每一项工作,都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必须有甘于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作支撑。供销社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多,之所以能够摆脱困境、走向新生,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卧薪尝胆、不断前行。川汇区供销社为增收节支,把办公楼的大部分用于出租,机关几十人挤在一层楼里办公,为了工作毫无怨言。实践证明,决定一个系统、一个企业发展好坏的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自身。系统上下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大力弘扬永不言止、永不言败的精神,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才能不断推动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川汇区供销社

二0一0年六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