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农村 >> 商贸专区 >> 人口普查

沙北:盼望更多公交大巴开进来

2011-07-31 23:38:09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3145

  □记者 徐启峰

  公交车是城市交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民最普通的出行工具。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对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我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城市公交发展却严重滞后,供需矛盾日渐尖锐,已成为我市城市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沙颍河以北,这里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然而在许多已经形成规模、颇具人气的区域,公交车却还迟迟没有开通。

  

  沙北仅通3条公交线路

  川汇区区政府工作的张先生说,他之前上班乘坐的7路公交车,随着八一路大桥的重建,已经停运了将近一年。“我现在都是骑车上班,中午天热,有时就不回去了,在单位凑合一下就行了。”没有公交车,给他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通公交车,对我们的生意影响很大啊!”北京现代长达4S店总经理孙旭光,一说起公交车的事儿就直摇头。他的店位于太清路的川汇区精品汽车城内,和川汇区产业集聚区隔路相望,孙旭光说,没有公交车给公司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是来看车的人少了,人气难以聚拢;二是公司员工上下班也受到影响,尤其是冬天,天黑得早,路灯不通,太清路上过往的大型货车又多,员工骑车下班,交通隐患较大。

  据市公交公司副总经理张新民介绍,目前我市开行13条公交线路,其中6路车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停运,余下的12条公交线路中1、7、9、11路是通往沙北的,其中7路车因为八一路大桥重建,被迫停运,目前沙北跑着的公交线路,仅有3条。“沙北的公交线路,密度确实小了”。

  

  政协委员提案要求增加公交线路

  沙北公交车线路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张化臣递交了一份提案,对改善沙北公交运营现状提出建议。提案中写道:位于太清东路的川汇区工业集聚区,入驻了海利尔生物能源公司、长城门业、通讯电缆厂、毛巾厂、汽车销售大市场等近20家工业企业,但是这里却没有通公交车,企业员工上下班很不方便。同时,这也不利于招商引资和工业集聚区的发展。他建议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尽快在这里增加公交车线路。

  据了解,目前共有30多家企业在川汇区产业集聚区落户,其中台南制衣企业一家就计划招工3000人,川汇区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用工规模在两万人左右,随着川汇区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预计将有更多的企业在此落户,更多的工人在此工作。与川汇区产业集聚区隔路相望的是川汇区重点项目汽车城,城内汇聚了24家国内知名汽车品牌4S店,以每店100名员工计算,也有相当的用工规模。可以说,这里是川汇区经济发展的引擎,是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然而这里却没有公交车通过。许多家住市区乃至城南的工人,不得不每天骑车上下班,遇到恶劣天气,就得打的。记者曾经从市区打的到这里,的哥张口要20元,原因是“拉不到回头客”。川汇区产业集聚区的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因为不通公交车,已经多多少少影响了企业招工。“哪怕有一路公交车,向北延伸走这里一趟也行啊!”这位负责人感叹。

  除了中州大道北段、大庆北路、文昌大道、建设大道等沙北主干线,沙北其他街道几乎没有公交车通行。自7路公交车停运后,川汇区行政新区离最近的公交车站台,步行得15分钟。政府所在地尚且如此,沙北公交缺失之窘可见一斑。

  

  财力紧缺下的增线之难

  在今年的川汇区“两会”上,该区把增设沙北公交车班线列入今年12件惠民实事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此项工作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谈及此,市公交公司也有自己的苦衷。公交公司实行的是自负盈亏,每年因燃油、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导致的政策性亏损近千万元。张新民介绍,即使是乘客最多、效益最好的2路公交车,也仅能在冬季运营高峰期时实现保本经营,其他班次公交车统统是赔本经营。另外公交公司承担着市政府下达的70岁以上老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免费乘坐的政策性业务,仅此一项年亏损高达280多万元。我市公交事业仅有一项国家补贴,其他财政补贴太少,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公交车运行举步维艰。目前公交员工福利待遇低下,直接影响公交正常运营和公交队伍的稳定。“我们的很多司机到外面闯世界,再也不愿回来了。”说起效益不佳、队伍流失,张新民很无奈。

  在这种情况下,开行每一条公交线路都是必须慎重考虑的事情。公交公司今年将为周口东新区开辟第一条公交线路,东新区快速发展,公交车势必开行,“但是能达到比较令人满意的载客量,我们预计在3年以后。”对于东新区公交线路的运营前景,公交公司负责人出言谨慎。为川汇区行政新区开辟临时公交线路也提上日程,新的公交站牌已制好安装,何时开行有待协商。

  

  优先发展公交事业 方便市民出行 

  无论是从根治交通拥堵还是低碳出行的角度出发,优先发展公交都是一个城市的必然之选,但由于历史欠账,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还滞后于城市发展。至去年底,中心城区人口已达到53万人,建成区面积60.8平方公里,这些数字较之撤地设市之前可谓是天壤之别,但公交事业发展却相形见绌。据了解,我市目前有公交车辆216台,其中70多台已到报废年限,仍在继续运行,职工收入普遍较低,工作条件简陋。要解决城市发展与公交滞后的矛盾,需借鉴外地城市公交发展的经验,我们的财政投入应继续加大,要优先确保公交路权,进一步改善公交运营环境,等等。

  无论如何,要想让公交事业更好地发展,就需要将其作为民生问题的大事来抓,真正实现公交优先。这需要涉及到政府的许多行政职能部门,需要多个部门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我们期待着,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更多的公交车穿行在我们的城市中,为市民出行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