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沙颍文艺

进退都是智慧

2012-08-02 11:59:07 来源:川汇视窗 浏览:1562

   人都想创造世界,但你必须在现实中生活。天地的运行,日月的盈亏,总是遵循自然规律,决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生活在大千世界,沉浮难料,要想安身立命,必须做到当进则进,当退则退。
   董必武老先生在《题赠中学生》中如是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意在劝诫世人在困难的时候勇往直前,不要虚度年华。唐朝布袋和尚在《插秧歌》中却告诉人们:“退步原来是向前。”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他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也是从插秧的劳动中悟出人生进退的道理。目的是劝诫世人要知道进退。
   社会纷繁复杂。一个人立身在世,要想达到某种目的,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可。但若一味苛求,不知退让,未必就能达到目的。因为,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战场没有常胜的将军。如果一个人在前行遇阻之时,能停下来,甚至退一下来思一思,想一想,暂且收一收那颗执着的心,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你可以通过停或退冷却一下发烫的头脑,多角度考虑一下攀援的路,很可能会另辟蹊径,找到更能适合自己走的路。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
   由此想到自唐朝开始的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多少学子为此而孜孜不倦,终生苦读,最后还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甚至出现了像范进中举而失常的情况,或者像孔乙己一样,心灰意冷,穷困潦倒,成为社会上的另类人。换个角度,如果这些挤独木桥的学子懂得退步原来是向前的道理,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何须慨叹世不公,到哪山砍哪柴,遇啥调唱啥歌,难道还会有那么多范进、孔乙己吗?历史上不是有很多人思维独到,另辟蹊径,取得了非凡成就,而流芳千古吗?
   作家刘诚龙曾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是否熟悉这些人物。第一份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等;第二份是李渔、金圣叹、吴敬梓、蒲松龄等。结果被调查者对第一份名单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的人则耳熟能详。谜底很简单,第一份名单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名单的人全是落第秀才。
   且不说调查者用意何在,单就调查结果便足以引人深思:皇榜高中者碌碌无为,名落孙山者泽被后世,原因何在?前者高官厚禄、养尊处优,早已失却了斗志,人云亦云,逢场作戏,最终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后者仕途失意,穷困潦倒,只能另辟蹊径,发奋图强,终于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事业有成,赢得世人刮目相待。谁言这不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进与退表象上是一对矛盾,实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有时进也是退,退也是进。农民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也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夫点篙,或是顺着竹竿一节一节地后移,或是身体抵着竹竿一步一步地后退,退的过程正是前行的过程;弓箭手射箭,总是拼命地往后拉,拉得越紧,射出的箭就越远;乐师弹琴开始总是把调子弹得低低的,甚至是此地无声,但目的很清楚,就是为后来的高调做铺垫,铺垫越厚,曲终的调子越亢奋;沙场用兵,进退学问更大,若一味知进而不知退,决难避其锋芒,且容易误入埋伏,后果不言自明。春秋时,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会战,晋公子亲自引兵后退90里,表面上战略让步,实则是激发斗志。“退避三舍”,一举破敌,不正是以退为进的范例吗?
   字面上看,进也许是一种积极态度,退也许是一种消极行为。但在实践中都并非如此。在特定环境下,进也是上策,退也是上策,而根据环境变化当进则进、当退则退才是上上策。我们既鼓励在求索的道上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赞赏在前行遇阻时急流勇退的做法。有时进一步就是一个锦绣的前程,有时退一步也是一片晴朗的天空。

                                                                         (作者:雪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