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 川汇文化

沙颍河上第一桥

2016-11-03 11:07:54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033

  □王羡荣

  沙河、颍河和贾鲁河交汇于周家口,形成三寨(南寨、北寨、西寨)鼎立。明末以来,周家口水路交通便利,借助漕运,使手工业、商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可以说数百年来,是这3条河流将周口由一个乡村野渡发展成为一个50万人、高楼耸立、车流如梭、生活富裕的繁华城市。

  社会上的事物总是这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既有利,也有弊。沙河、颍河交汇后,从周家口穿街而过,阻隔了沙颍河南北两岸的交流。首先是影响行政规划,新中国成立前,沙颍河北岸归淮(阳)宁县管辖,沙颍河南岸归商水县管辖。庙宇建筑、街市规划各搞各的,如关帝庙、地藏寺、清真寺等,沙颍河南岸北岸都有,山货街、油坊街、牲口市街等,沙颍河两岸也都有。其次是往来极不方便,物资交流必须使用木船。原来,沙颍河南岸的牲口市是上午集,沙颍河北岸的牲口市是下午集,商贩从河南岸下过集后,必须牵着牲畜乘船渡河去北岸,因此在周家口有“过河十里远”之说。为此,周家口亟须建一座较好的桥梁,以适应广大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民国初年,在群众的要求下,河南省建设厅于1932年1月19日派工程师赵国华等技术人员来周勘察,绘制蓝图,提出具体建桥计划。1934年5月22日,“周口桥”(群众称“洋桥”)动工,历时1年7个月,于1935年底竣工。“周口桥”为6孔不等跨钢筋混凝土变截面梁板式结构,全长118.6米,宽5.5米,承受量为15吨。

  “周口桥”是由当时的开封同成建筑公司承包兴建,该公司指派聂汉明、伦天祥作为全权代表来周具体负责施工。当时的河南省建设厅对建“周口桥”非常重视,派郑书年等专家来周监督工程质量。为了保证质量,建“周口桥”使用的钢筋全是从美国进口的,水泥是唐山启新水泥厂生产的上乘水泥,参加施工的200多名工人都是有名的技工。

  “周口桥”施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打5号桥墩下面的柱子。该桥墩靠近沙颍河北岸,水深7米,且有坚硬的砂礓,因此打桩甚难。经全体技术人员努力,工程师多次修改打桩方案,浪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成功打桩。

  施工过程中,汛期拖延了施工进度。1934年7月25日至28日,天降倾盆大雨,使沙颍河、贾鲁河河水猛涨,工程被迫停工。1935年夏秋,周家口又遇3次大汛,沙颍河水位超过施工水位9米,工程再次被迫停工。基于上述原因,原计划220天建成的“周口桥”,延期近1年时间。

  建“周口桥”期间,负责与开封同成建筑公司联系的周家口地方机构代表有周家口商务会长李子务,南寨财务委员会(隶属商水县)负责人李连臣和北寨财务委员会(隶属淮阳县)负责人乔汝章。建桥承包金额为81284块银元,全由当时的河南省建设厅拨付。后因5号桥墩打桩困难和汛期误工,增加了建桥费用。后经协商,增加的5000块银元,由周家口商务会筹集支付,从而使“周口桥”顺利竣工。

  号称沙颍河上第一桥的“周口桥”建成后,在当时可谓是河南省有名的大桥,不但结束了周家口无钢筋水泥大桥之历史,而且为繁荣周家口经济和周围各县的物资交流提供了方便。“周口桥”通行后,周家口群众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不少群众数次从沙颍河南岸到沙颍河北岸,只为体会从桥上经过的感觉,几十里外的群众也步行赶来参观。

  抗日战争期间,“周口桥”曾被日机多次轰炸扫射,但无大伤,只在桥北端靠西炸了一个直径约80厘米的窟窿,露出了钢筋。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整修“周口桥”,1970年曾投资9万多元,将桥加长33.6米。

  后来,由于周口经济发展迅速,车辆、行人增多,5.5米宽的“周口桥”已无法满足群众的需求,尤其是1985年以后,“周口桥”从每天从上午8时开始阻塞,汽车、架子车、自行车常常几个小时还不能“解冻”。笔者亲眼看见,有人急不可待,冒险翻过桥上的铁栏杆,两手紧抓铁栏杆从桥边沿慢慢向前移动,场面非常惊人。

  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1987年“周口桥”被拆除,后耗资600万元,于1989年8月建成了现在的长180米、宽19米的沙颍河中州大道桥,顺利解决了周口沙颍河南北两岸的通行问题。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