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 川汇文化

周家口首家照相馆的发展变迁(上)

2016-12-20 09:09:55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088

                 □王羡荣  文/图
  100多年前的1898年,周家口诞生了第一家照相馆。当时,店主王德孚给照相馆取了个很有意义的名字——华英照相馆,华英二字代表中国和英国。王德孚为何要开这家照相馆?为何给照相馆取此名?读者看过下文便明白了。
  逃荒度日  打工求生
  关于华英照相馆名字的来历,这里还有一个故事。1893年,一位王姓中年人为养家糊口担着挑子,带领妻子和两个十几岁的儿子,离开经常遭受灾害的湖北省武昌县青山村王家湾,一路奔波逃荒至汉口。后来,王家的两个孩子到一家照相馆干杂活。这家照相馆的主人是英国人,他的照相技术非常高超,尤其擅长外出取景拍照。每当外出时,这位英国人总是让王家的两个孩子跟着他,给他背装着相机的皮箱。英国人拍照时,王家的两个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时间久了,便学会了一些照相知识。英国人看王家的两个孩子聪明能干也很高兴,每个月还发给他们工钱。王家的这两个孩子老大叫王德孚、老二叫王达孚。
  1897年,这位英国人想培养一批摄影师,同时也可收取一些费用,于是便招了一批学员,每人收白银20两作为学习费用。王德孚、王达孚兄弟很想参加学习,但是因交不上学费作了难。他们向英国人恳求,可以不要工钱,用以顶替学费,这才受到照顾,获批参加学习。学习一段时间后,经过考试,王德孚、王达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英国人还给每位学员发了一套照相器材,作为创业资本。
  落户周家口  寻求大发展
  1898年,王德孚、王达孚兄弟备好盘缠,拜别这位英国人,带着父母和照相器材,向北沿平(京)汉铁路前往漯河,王达孚在漯河马路街开了一家照相馆。王德孚经漯河辗转来到周家口落脚。在湖北老乡的帮助下,王德孚在周家口山货街北头路东开了一家照相馆。考虑到照相技术是从英国人那里学来的,而自己是中国人,王德孚为照相馆取名华英照相馆,并特意把“华”字放在“英”字前面,以示尊重自己的国家。那时,照相机的快门速度比较慢,加之底板不是胶卷,是用玻璃板代替的,照相时,摄影师有时得对着拍摄对象喊五六声才能完成拍照。
  二十世纪初,由于华英照相馆在周家口是独家生意,照相机更是洋玩意,所以大家很稀罕,本地知名人士、工商老板纷纷带领家人去华英照相馆照全家福。当时的商水知县因想照相,而全家老幼不便来周家口,便派人用轿子将王德孚接去,照过相再送回来。由于经营有方,华英照相馆的生意很好,王德孚的收入非常可观。继而,王德孚增添了照相器材,并将照相馆后院的三进大院租了下来,二、三进由家人居住,一进是客房,专门招待远路来照相的客人。
  王德孚有6个儿子,4个女儿,长子英年早逝,二子王林卿、五子王志卿在界首经营照相馆,王德孚后来便把周家口的华英照相馆交给了老四王干卿经营。
  屡经战乱  走上国营
  1937年,全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日本投降后,解放战争爆发。周家口经过这两次战乱的洗礼,工业、商业萧条,民不聊生,谁还有闲心照相。当时,华英照相馆也是步履维艰,勉强维持下来,王干卿一大家十来口人,吃饭便成了大问题,虽有王林卿、王志卿从界首往周家口送面接济,但有时接济不上,王干卿也只有借高利贷维持一大家子的生计。
  新中国成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周家口大力发展工商业,恢复了城乡经济,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华英照相馆的生意也逐渐好了起来,王林卿、王志卿从界首搬回周家口,和王干卿共同经营华英照相馆。
  1952年,王林卿的儿子王维金继承父业,成为华英照相馆第三代传人。
  1955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华英家族的王达孚,王林卿、王干卿、王志卿、王甫卿,王维金,王维年和王维森,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使华英照相馆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之后,周家口的华英、美芳、大华、红光、新艺和小庐山6家照相馆合并,成立了原周口市服务公司照相合作社,王维金年轻有为,很快掌握了新的照相技术,成为照相合作社的骨干。1966年,王维金与宁洪林分别担任照相合作社的正、副经理。1979年,王维金赴河南省商业厅参加职称考试,晋升为三级摄影师。1981年,王维金被推选为原周口市(现川汇区)政协委员。1983年,经过考试,王维金晋升为二级摄影师,并于1987年晋升为一级摄影师,1991年晋升为特级摄影师。1992年,王维金成为全国人像摄影协会会员。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