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文化旅游 >> 川汇文化

周家口老街区代名(下)

2017-02-10 09:01:43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1326

王羡荣

  花井台

  花井台位于今沙颍河南岸芙蓉街北段路西。

  周家口群众过去都是吃河水,用井水,一般两三条街就有一口井,花井台就是其中之一。不过,花井台与其他井有所不同,它高出地面1米,井口以青石砌成,周围筑起1.5米高的花墙,豪华美观,特别引人注目,群众形象地称之为花井台 ,久而久之,群众便将此名作为了那一带的称号。

  过去,花井台西侧有一膏药铺,创始人叫王文明。他家的膏药主治肿瘤、恶疮,有去毒消肿、化脓止痛之功效。王文明之所以医名远扬,也沾了花井台的光,因为药铺紧邻花井台,群便称王文明家的膏药为“花井台膏药”。当时,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买膏药都愿买王文明家的膏药,花井台这一称号也因此响得更远。

  盐路口

  盐路口位于今周口滨江国际星城小区北侧河堤上。

  晚清时期,天津大盐商黄杏樵坐镇周家口,经营商水、淮阳、西华、太康、杞县和陈留诸地的官盐。当时,官盐都是经过漕运在周家口卸船或转船,然后发往各县的。由于装卸食盐的任务很大,黄杏樵便名人在今周口滨江国际星城小区北侧河堤上开辟了一个专门装卸食盐的码头。盐船到达周家口时,便会有人敲着铜锣不停地吆喝:“盐船来了,两边让开!”这样喊的原因,一是叫密集的船让开;二是通知脚行班(搬运工人)做好卸盐准备。卸盐工人听到吆喝声,立即集中到码头卸盐。这个轰轰烈烈的卸盐场所,整天热闹非凡,被群众形象地称为盐路口。

  大椿树

  大椿树位于今沙颍河八一大道桥南端的西侧河堤上。

  新中国成立前,那里有一棵椿树,高20多米,树身两个人都抱不住,枝叶繁茂,树荫覆盖直径40多米,人们从5公里之外便可看见这棵参天大树。由于它是当时周家口最高、最大的椿树,因此群众都称它为大椿树。后来,大椿树便成了那一片的代名。

  新中国成立后,为加固河堤,大椿树被砍掉了,但上了年纪的老周口人至今仍称那一片为大椿树。

  三连坑

  三连坑位于今人民路和界牌街交叉口附近。此处原有3个大坑,距今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当时,此处属周家口郊区,地势较凹,许多人认为这3个大坑的形成,与营建陈州、怀庆和荥阳3座清真寺取土有关。后来,周家口群众做坯建房也习惯从那里挖土。由于无人管理,坑越挖越大。后来,经过修整,3大个坑之间建了小桥,水可互相流通,三连坑因此得名。

  上世纪末,原周口皮毛厂计划扩大厂区,拟将怀庆清真寺门前的坑填平,建设厂房。坑填平后,由于形势变化,皮毛厂停产,厂区扩建也因此停止,只留下一个空院。

  老衙门口

  过去,周家口曾归属淮阳、商水管辖,未建过县制,没有衙门。

  明清年间,我国交通不便,陆地运输困难,很多物资运输都依靠漕运解决。明永乐年间,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浙江诸省的公粮都是通过洪泽湖、长江和淮河装船运到周家口,再换船经贾鲁河运到郑州,过黄河,往北直达通州(现为通县)的。通州距北京只有20公里,是明朝的粮食仓库。

  由于要在周家口换船,公粮必须停留存放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曾发生过抢粮事件。明永乐二年(1404年),朝廷派一营官兵到周家口驻防,以保护转运公粮安全、维护当地治安和管理过往船只。该营官兵到达周家口后,在今周口大闸北头东侧河堤上建造营房数间。过去,群众把县官办公和问案子的地方通称为衙门,因此这一治安机构也被称为衙门。衙门附近设有渡口,群众称为衙门渡口, 后演变为衙门口。再后来,衙门迁至沙颍河北岸磨盘街,群众便把原来的衙门口改称为老衙门口。直到现在,周口许多的老年人仍称那里为老衙门口。

                                                                  编辑:崔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