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沙颍文艺

周家口的宣讲拾遗

2016-09-29 09:34:16 来源:周口晚报 浏览:914

 

  □王羨荣  王超凡

  原来,周家口的贫苦市民生活质量不高,为养家糊口忙碌了一天,到傍晚时分,无所事事,常常到街上听人宣讲道德故事,也就是所谓的宣讲拾遗。当时,周家口沙颍河南岸的文化街、东堤子街、马王庙街,沙颍河北岸的镇冲寺、齐埠口等处,经常举办这样的宣讲活动。有时,同一天晚上竟有三四处同时进行宣讲活动,群众像看大戏一样,既可休闲,又可受到教育。

  宣讲拾遗是过去社会上群众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一种方式。据介绍,它起源于明末,盛行于清代。那时,群众看不到报纸、电视,听不到广播,也没有公园和商店可逛,文化生活非常贫乏,于是,有文化的人傍晚便坐在家门前与人聊天、讲故事,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受到启发教育。到了清代,聚在一起休闲的人越来越多,举人、秀才们便自发组织起来为群众宣讲道德故事。他们收集社会上积德行善、教子成名及大逆不孝、打骂公婆等好坏典型事例,经过艺术加工,编成唱词,加上道白,印刷成册,取名为《宣讲拾遗》,并公开发行。宣讲者每到傍晚便在背街十字路口或空地上,搭起一个两米多高的架子,上面放一个案几,两旁悬挂旗子,上书“宣讲拾遗”或“觉世劝民”,案几上放着一盏纸罩子油灯,宣讲者站在凳子上看着案上的书照本宣科。台下有两三人作准备,讲一个故事换一个人,他们不收取任何费用,完全是慈善行为。由于群众对皇帝无限忠诚,视皇帝话语为谕旨,宣讲者便以此对群众进行教育,不断引用皇帝的话语,因此群众也把这种活动叫作“讲圣谕”。再者,群众有根深蒂固的迷信思想,相信阴曹地府有十殿阎君和牛鬼蛇神等,在阳间作了恶,到了阴间就要上刀山下油锅等,宣讲者也以此教育群众。

  笔者曾收集到周家口文成堂光绪癸未年(1883年)重印的《宣讲拾遗》数本(如图),上书“圣谕一训”“圣谕二训”等。这些小册子为木刻板,宋体字,宣纸印刷。《宣讲拾遗》全套共8册,有40多个故事,约30万字,有“五元哭坟”(继母虐待儿子的故事)、“安安送米”(小姑不贤,唆使母亲虐待嫂嫂的故事)、“异方教子”(教子成名光宗耀祖的故事)、“恶媳必报”等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主人公的家庭住址和姓名,真实可信。每册开端都有精选圣训,如“世祖章皇帝圣谕六训”“文昌帝君十则”“武圣帝君十二戒规”等等,内容大同小异,都是教育世人孝敬父母、积德行善。今选“圣祖仁皇帝圣谕十六条”,以警世人。

  第一条:孝父母以重人伦; 

  第二条:笃宗教以昭和睦;

  第三条:和乡党以息争讼;

  第四条:重农桑以足衣食;

  第五条:尚节俭以利财用;

  第六条:隆学校以端正习;

  第七条:黜异端以崇正气;

  第八条:讲法律以避思顽;

  第九条:明礼让以厚风俗;

  第十条:务本业以定民心;

  第十一条:训子弟以禁非为;

  第十二条:息诬告以全善良;

  第十三条:戒匿逃以免株连;

  第十四条:完钱粮以省催科;

  第十五条:联保甲以防盗贼;

  第十六条:解仇愤以安身心。

  虽然时隔两三百年,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但是,当时提倡的内容与现在所倡导的社会道德风尚基本相同。

  笔者孩提时代,春夏秋季傍晚经常跟随家人到文化街一家茶馆门前听“讲圣谕”。当时,附近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自带板凳,有的席地而坐,有的爬到树上,旁边有卖花生、洋烟、麻花、青果糖、油酥豆、花米团的小贩,场面热闹非凡。宣讲者在台上按照书本,一会儿拉着长腔高唱,一会儿一字一句地道白,声情并茂。当宣讲者讲到父母教子有方,儿子苦读四书,一举得中头名状元时,听众都为之高兴;当听到儿子不孝,挥霍家产,最后饿死在街头时,听众都说其活该;当听到儿媳因打公骂婆,虐待老人,最后被打入十八层地狱时,有的老人联想到自己儿子儿媳不孝,也忍不住痛哭流涕。

  在那个时代,周家口和其他地区一样,群众自发地通过宣讲拾遗,进行自我教育,填补了官府的教育空白,在社会上无疑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这项活动,从明朝开始,经过清朝,直到1944年日寇攻入周家口才算终止。

                                                                           编辑:崔海燕

相关文章